陈情表 #
臣密言、2臣以险衅、夙遭闵凶。3生孩六月、慈父见背。4行年四岁、舅夺母志。5祖母刘、愍臣孤弱、躬亲抚养。臣少多疾病、九岁不行。零丁孤苦、至于成立。6既无伯叔、终鲜7兄弟。门衰祚薄、8晚有儿息。9外无期功强10近之亲、内无应门五尺之童。11茕茕孑立、形影相吊。12而刘夙婴疾病、13常在床蓐。14臣侍汤药、未尝废离。15逮奉圣朝、16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逵、察臣孝廉。后刺史臣荣、举臣秀才。臣以供养17无主、18辞不赴命。19诏书特下、拜臣郎中。寻蒙国恩、除臣洗马。20猥21以微贱、当侍东宫、非臣陨首所能上报、22臣具以表闻、辞不就职。23诏书切峻、责臣逋慢。郡县逼迫、催臣上道。州司临门、急于星火。24臣欲奉诏奔驰、则刘病日笃。欲苟顺私情、则告诉不许。25臣之进退、实为狼狈。2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、凡在故老、犹蒙矜育。27况臣孤苦、特为尤甚。且臣少仕伪朝、28历职郎署。29本图宦达、不矜名节。30今臣亡国贱俘、31至微至陋。过蒙拔擢、宠命优渥、岂敢盘桓、有所希冀。32但以刘日薄33西山、气息奄奄、人命危浅、朝不虑夕。34臣无祖母、无以至今日。祖母无臣、无以终余年。母孙二人、更35相为命、是以区区不能废远。36臣密今年四十有四、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、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、报养刘之日短也。乌鸟私情、愿乞终养。37臣之辛苦、非独蜀之人士、及二州牧伯、所见明知。皇天后土、实所共鉴。38愿陛下矜愍愚诚、听臣微志。庶刘侥幸、卒保余年。臣生当陨首、死当结草。39臣不胜40犬马怖惧之情、谨拜表以闻。
历敍情事、具从天真写出、无一字虚言驾饰。晋武览表、嘉其诚款、赐奴婢二人、使郡县供祖母奉膳。至性之言、自尔悲恻动人。
兰亭集序 #
永和九年、42岁在癸丑、暮春之初、会于会43稽山阴之兰亭、44修禊45事也。46群贤毕至、少长咸集。47此地有崇山峻岭、茂林修竹。又有清流激湍、48映带左右、49引以为流觞曲水。50列坐其次、虽无丝竹管弦之盛、51一觞一咏、亦足以畅叙幽情。52是日也、天朗气清、惠风和畅。53仰观宇宙之大、俯察品类之盛。所以游目骋怀、足以极视听之娱、54信可乐也。55夫人之相与、俯仰一世、56或取诸怀抱、晤言一室之内。57或因寄所托、放浪形骸之外。58虽取舍万殊、静躁不同、59当其欣于所遇、暂得于己、快然自足、曾不知老之将至。60及其所之既倦、61情随事迁、感慨系之矣。62向之所欣、俛63仰之间、已为陈迹、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64况修短随化、终期于尽。65古人云、死生亦大矣、岂不痛哉。6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、若合一契、67未尝不临文嗟悼、不能喻之于怀。6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、齐彭殇为妄作。69后之视今、亦犹今之视昔、悲夫。70故列叙时人、71录其所述、72虽世殊事异、所以兴怀、其致一也。73后之览者、亦将有感于斯文。74
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。只为当时士大夫、务清谈、鲜实效、一死生而齐彭殇、无经济大略、故触景兴怀、俯仰若有余痛。但逸少旷达人、故虽苍凉感叹之中、自有无穷逸趣。
归去来辞 #
归去来兮、76田园将芜、77胡不归。78既自以心为形役、奚惆怅而独悲。79悟已往之不谏、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、觉今是而昨非。80舟摇摇以轻飏、风飘飘而吹衣。81问征夫以前路、恨晨光之熹82微。83乃瞻衡宇、载欣载奔。84僮仆欢迎、稚子候门。85三径就荒、松菊犹存。携幼入室、有酒盈樽。86引壶觞以自酌、眄庭柯以怡颜。倚南窗以寄傲、审容膝之易安。87园日涉以成趣、门虽设而常关。策扶老以流憩、88时矫首而遐观。89云无心以出岫、90鸟倦飞而知还。景91翳翳以将入、抚孤松而盘桓。92归去来兮、请息交以绝游。世与我而相遗、复驾言兮焉93求。94悦亲戚之情话、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及、将有事于西畴。95或命巾车、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寻壑、亦崎岖而经邱。96木欣欣以向荣、泉涓涓而始流。羡万物之得时、感吾生之行休。97已矣乎、寓形宇内复几时、曷不委心任去留、胡为遑遑欲何之。98富贵非吾愿、帝乡不可期。99怀良辰以孤往、或植杖而耘耔。登东皋以舒啸、临清流而赋诗。聊乘化以归尽、乐夫天命复奚疑。100
公罢彭泽令、归赋此辞、高风逸调、晋宋罕有其比。盖心无一累、万象俱空、田园足乐、真有实地受用处、非深于道者不能。
桃花源记 #
晋太元中、102武陵人捕鱼为业。103缘溪行、忘路之远近。104忽逢桃花林。105夹岸数百步、中无杂树、芳草鲜美、落英缤106纷。107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、欲穷其林。108林尽水源、便得一山。109山有小口、仿佛若有光。110便舍船、从口入。初极狭、才通人。111复行数十步、豁然开朗。112土地平旷、屋舍俨然。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、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、男女衣着、113悉如外人。114黄发垂髫、115并怡然自乐。116见渔人、乃大惊。问所从来、具答之。便要117还家、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、咸来问讯。1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、率妻子邑人、来此绝境、不复出焉、遂与外人间隔。119问今是何世、乃不知有汉、无论魏晋。120此人一一为具言、所闻皆叹惋。1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、皆出酒食。停数日、辞去。122此中人语123云、不足为外人道也。124既出、得其船、便扶向路、处处志之。125及郡下、诣太守说如此。12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、寻向所志、遂迷不复得路。127南阳刘子骥、高尚士也、闻之、欣然规往、未果、寻病终。128后遂无问津者。129
桃源人要自与尘俗相去万里、不必问其为仙为隐。靖节当晋衰乱时、超然有高举之思、故作记以寓志、亦归去来辞之意也。
五柳先生传 #
先生不知何许人也、131亦不详其姓字。132宅边有五柳树、因以为号焉。133闲静少言、不慕荣利。134好读书、不求甚解。135每有会意、便欣然忘食。136性嗜酒。家贫、不能常得。亲旧知其如此、或置酒而招之。造饮辄尽、期在必醉。137既醉而退、曾不𠫤138情去留。139环堵萧然、不蔽风日。短褐穿结、箪瓢屡空、晏如也。140常著文章自娱、颇示己志。忘怀得失、以此自终。141赞曰、黔娄142有言、不戚戚于贫贱、不汲汲于富贵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。143衔觞赋诗、以乐其志、无怀氏之民欤、葛天氏之民欤。144
渊明以彭泽令辞归。后刘裕移晋祚、耻不复仕、号五柳先生。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。潇洒澹逸、一片神行之文。
北山移文 #
钟山之英、草堂之灵、驰烟驿路、勒移山庭。146夫以耿介拔俗之标、潇洒出尘之想。147度148白雪以方洁、干青云而直上、149吾方知之矣。150若其亭亭物表、皎皎霞外、芥千金而不盼、屣万乘其如脱。151闻凤吹于洛浦、152值薪歌于延濑、153固亦有焉。154岂期终始参差、苍黄反复。泪翟子之悲、恸朱公之哭。155乍回迹以心染、或先贞而后黩、156何其谬哉。157呜呼、尚生不存、仲氏既往。山阿寂寥、千载谁赏。158世有周子、159俊俗之士、160既文既博、亦玄亦史。161然而学遁东鲁、习隐南郭。162窃吹草堂、滥巾北岳。163诱我松桂、欺我云壑。虽假容于江皋、乃缨情于好爵。164其始至也、165将欲排巢父、166拉167许由、傲百氏、蔑王侯。168风情张169日、霜气横秋。或叹幽人长往、或怨王孙不游。170谈空空于释部、核171玄玄于道流。172务光何足比、涓子不能俦。173及其鸣驺入谷、鹤书赴陇。174形驰魄散、志变神动。尔乃眉轩席次、袂耸筵上。焚芰175制而裂荷衣、抗尘容而走俗状。176风云凄其带愤、石泉咽177而下怆。望林峦而有失、顾草木而如丧。178至其纽金章、绾墨绶、跨属城之雄、冠179百里之首。张英风于海甸、驰妙誉于浙右。180道帙长摈、法筵久埋。敲扑喧嚣犯其虑、牒诉倥181偬182装其怀。183琴歌既断、酒赋无续。常绸缪于结课、每纷纶于折狱。184笼张赵于往图、架卓鲁于前录。希踪三辅豪、驰声九州牧。185使其高霞孤映、明月独举。青松落荫、白云谁侣。磵186户摧绝无与归、石径荒凉徒延伫。187至于还飙188入幕、写雾出楹。蕙帐空兮夜鹤怨、山人去兮晓猿惊。189昔闻投簪逸海岸、今见解兰缚尘缨。190于是南岳献嘲、191北陇腾笑。列壑争讥、攒峰竦诮。慨游子之我欺、悲无人以赴吊。192故其林惭无尽、涧愧不歇。秋桂遣风、春萝罢月。骋西山之逸议、驰东皋之素谒。193今又促装下邑、浪栧194上京。虽情投于魏阙、或假步于山扃。195岂可使芳杜厚颜、薜196荔197蒙耻。碧岭再辱、丹崖重滓。198尘游躅199于蕙路、污渌200池以洗耳。201宜扃岫幌、202掩云关、敛轻雾、藏鸣湍。203截来辕于谷口、杜妄辔于郊端。204于是丛条瞋205胆、叠颖怒魄。或飞柯以折轮、乍低枝而扫迹。请回俗士驾、为君谢逋客。206
假山灵作檄、设想已奇。而篇中无语不新、有字必隽。层层敲入、愈入愈精。真觉泉石蒙羞、林壑增秽。读之令人赏心留盼、不能已也。
谏太宗十思疏 #
臣闻求木之长208者、必固其根本。欲流之远者、必浚其泉源。209思国之安者、必积其德义。210源不深而望流之远、根不固而求木之长、德不厚而思国之安、211臣虽下愚、知其不可、而况于明哲乎。212人君当神器之重、居域中之大、213不念居安思危、214戒奢以俭、斯亦伐根以求木茂、塞源而欲流长也。215凡昔元首、承天景命。216善始者实繁、克终者盖寡。217岂取之易、守之难乎。218盖在殷忧、219必竭诚以待下。既得志、220则纵情以傲物。221竭诚、则胡越为一体。傲物、则骨肉为行路。虽董之以严刑、振之以威怒。222终苟免而不怀仁、貌恭而不心服。223怨不在大、可畏惟人。载舟覆舟、所宜深慎。224诚能见可欲、则思知足以自戒。将有作、则思知止以安人。念高危、则思谦冲而自牧。225惧满盈、则思江海下百川。226乐盘游、则思三驱以为度。227忧懈怠、则思慎始而敬终。虑壅蔽、则思虚心以纳下。惧谗邪、则思正身以黜恶。恩所加、则思无因喜以谬赏。罚所及、则思无以怒而滥刑。228总此十思、宏兹九得。229简能而任之、择善而从之。230则智者尽其谋、勇者竭其力、仁者播其惠、信者效其忠。231文武并用、垂拱而治。何必劳神苦思、代百司之职役哉。232
通篇只重一思字、却要从德义上看出。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、但所思不在德义、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。魏公十思之论、剀切深厚、可与三代谟诰并传。
为徐敬业讨武曌檄233 #
伪临朝武氏者、235性非和顺、236地实寒微。237昔充太宗下陈、238曾以更239衣入侍。240洎241乎晚节、秽乱春宫。242潜隐先帝之私、阴图后房之嬖。243入门见嫉、蛾眉不肯让人。掩袖工谗、狐媚偏能惑主。244践元后于翚245翟、246陷吾君于聚麀。247加以虺248蜴249为心、豺狼成性。250近狎邪僻、残害忠良。251杀姊屠兄、弑君鸩252母。253人神之所同嫉、天地之所不容。犹复包藏祸心、窥窃神器。254君之爱子、幽之于别宫。贼之宗盟、委之以重任。255呜呼、霍子孟之不作、朱虚侯之已亡。256燕257啄皇孙、知汉祚之将尽。258龙漦259帝后、识夏庭之遽衰。260敬业皇唐旧臣、公侯冢子。261奉先帝之成业、荷本朝之厚恩。宋微子之兴悲、良有以也。262袁君山之流涕、岂徒然哉。263是用气愤风云、志安社稷。因天下之失望、顺宇内之推心。爰举义旗、以清妖孽。264南连百越、北尽三河。铁骑成群、玉轴相接。265海陵红粟、仓储之积靡穷。266江浦黄旗、匡复之功何远。267班声动而北风起、剑气冲而南斗平。268喑269呜270则山岳崩颓、叱咤271则风云变色。272以此制敌、何敌不摧。以此图功、何功不克。273公等或居汉地、274或叶275周亲。276或膺重寄于话言、277或受顾命于宣室。278言犹在耳、忠岂忘心。一抔279之土未干、280六尺之孤何托。281倘能转祸为福、282送往事居。283共立勤王之勋、284无废大君之命。285凡诸爵赏、同指山河。286若其眷恋穷城、徘徊歧路。287坐昧先几之兆、必贻后至之诛。288请看今日之域中、竟是谁家之天下。289
起写武氏之罪不容诛、此写起兵之事不可缓、末则示之以大义、动之以刑赏。雄文劲采、足以状军声、而作义勇、宜则天见檄而叹其才也。
滕王阁序 #
南昌故郡、洪都新府。291星分翼轸、292地接衡庐。293襟三江而带五湖、294控蛮荆而引瓯越。295物华天宝、296龙光射牛斗之墟。297人杰地灵、298徐孺下陈蕃之榻。299雄州雾列、300俊彩星驰。301台隍枕302夷夏之交、303宾主尽东南之美。304都督阎公之雅望、棨戟遥临。305宇文新州之懿范、襜306帷暂驻。307十旬休暇、胜友如云。308千里逢迎、高朋满座。309腾蛟起凤、孟学士之词宗。紫电清霜、王将军之武库。310家君作宰、路出名区。童子何知、躬逢胜饯。311时维九月、序属三秋。潦水尽而寒潭清、烟光凝而暮山紫。312俨骖𬴂于上路、313访风景于崇阿。314临帝子之长洲、315得仙人之旧馆。316层峦耸翠、上出重霄。317飞阁流丹、下临无地。318鹤汀319凫渚、穷岛屿320之萦回。321桂殿兰宫、列冈峦之体势。322披绣闼、俯雕甍。323山原旷其盈视、324川泽盱325其骇瞩。326闾阎扑地、钟鸣鼎食之家。327舸328舰329迷津、青雀黄龙之轴。330虹销雨霁、彩彻云衢。331落霞与孤鹜332齐飞、秋水共长天一色。333渔舟唱晚、响穷彭蠡之滨。雁阵惊寒、声断衡阳之浦。334遥吟俯畅、逸兴遄飞。335爽籁336发而清风生、337纤歌凝而白云遏。338睢园绿竹、气凌彭泽之樽。339邺水朱华、光照临川之笔。340四美具、341二难并。342穷睇343眄344于中天、345极娱游于暇日。346天高地迥、觉宇宙之无穷。347兴尽悲来、识盈虚之有数。348望长安于日下、指吴会于云间。349地势极而南溟深、天柱高而北辰远。350关山难越、谁悲失路之人。萍水相逢、尽是他乡之客。351怀帝阍而不见、奉宣室以何年。352呜呼、时运不齐、命途多舛。冯唐易老、353李广难封、354屈贾谊于长沙、非无圣主。355窜梁鸿于海曲、岂乏明时。356所赖君子安贫、达人知命。老当益壮、宁知白首之心。穷且益坚、不坠青云之志。酌贪泉而觉爽、处涸辙以犹欢。357北海虽赊、358扶摇可接。359东隅已逝、桑榆非晚。360孟尝高洁、空怀报国之心。361阮籍猖狂、岂效穷途之哭。362勃、三尺微命、一介书生。363无路请缨、等终军之弱冠。364有怀投笔、慕宗悫之长风。365舍簪笏于百龄、奉晨昏于万里。366非谢家之宝树、367接孟氏之芳邻。368他日趋庭、叨陪鲤对。369今晨捧袂、喜托龙门。370杨意不逢、抚凌云而自惜。371钟期既遇、奏流水以何惭。372呜呼、胜地不常、盛筵难再。兰亭已矣、373梓泽丘墟。374临别赠言、幸承恩于伟饯。375登高作赋、是所望于群公。376敢竭鄙诚、恭疏短引。377一言均赋、四韵俱成。378滕王高阁临江渚、379佩玉鸣鸾罢歌舞。380画栋朝飞南浦云、381朱帘暮卷西山雨。382闲云潭影日悠悠、383物换星移几度秋。384阁中帝子今何在、385槛外长江空自流。386
唐高祖子元婴、为洪州刺史、建此阁。后封滕王、故曰滕王阁。咸淳二年、阎伯屿为洪州牧、重修。九月九日、宴宾僚于阁。欲夸其婿吴子章才、令宿构序。时王勃省父、此马当、去南昌七百里。梦水神告曰、助风一帆。达旦、遂抵南昌与宴。阎请众宾序、至勃、不辞。阎恚甚、密令吏、得句即报。至落霞二句、叹曰、此天才也。想其当日对客挥毫、珍词绣句、层见叠出、洵是奇才。
与韩荆州书 #
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、生不用封万户侯、但愿一识韩荆州。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。388岂不以周公之风、躬吐握之事。389使海内豪俊、奔走而归之。一登龙门、则声价十倍。390所以龙蟠凤逸之士、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。391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、寒贱而忽之。则三千之中有毛遂、使白得颖脱而出、即其人焉。392白、陇西布衣、流落楚汉。十五好剑术、遍干诸侯。三十成文章、历抵卿相。393虽长不满七尺、而心雄万夫。394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。395此畴曩心迹、安敢不尽于君侯哉。396君侯制作侔神明、德行动天地。笔参造化、学究天人。397幸愿开张心颜、不以长揖见拒。398必若接之以高宴、纵之以清谈。请日试万言、倚马可待。399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、人物之权衡。400一经品题、便作佳士。401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、不使白扬眉吐气、激昂青云耶。402昔王子师403为豫州、未下车、即辟404荀慈明、405既下车、又辟孔文举。406山涛407作冀州、甄408拔三十余人、或为侍中尚书、先代所美。409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、入为秘书郎。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410许莹之徒、或以才名见知、或以清白见赏。白每观其衔恩抚躬、忠义奋发。411白以此感激、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、所以不归他人、而愿委身国士。412倘急难有用、敢效微躯。413且人非尧舜、谁能尽善。白谟猷筹划、安能自矜。414至于制作、积成卷轴。则欲尘秽视听。415恐雕虫小技、不合大人。416若赐观刍荛、请给纸笔、兼之书人、然后退扫闲轩、缮写呈上。417庶青萍结绿、长价于薛卞之门。418幸推下流、大开奖饰、唯君侯图之。
本是欲以文章求知于荆州、却先将荆州人品、极力擡高、以见国士之出不偶、知己之遇当急。至于自述处、文气骚逸、词调豪雄、到底不作寒酸求乞态。自是青莲本色。
春夜宴桃李园序 #
夫天地者、万物之逆旅。420光阴者、百代之过客。而浮生若梦、为欢几何。古人秉烛夜游、良有以也。42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、大块假我以文章。422会桃李之芳园、序天伦之乐事。423群季俊秀、皆为惠连、424吾人咏歌、独惭康乐。425幽赏未已、高谈转清。开琼筵以坐花、飞羽觞而醉月。426不有佳作、何伸雅怀、如诗不成、罚依金谷酒数。427
发端数语、已见潇洒风尘之外。而转落层次、语无泛设、幽怀逸趣、辞短韵长。读之增人许多情思。
吊古战场文 #
浩浩乎平沙无垠、429敻430不见人。431河水萦带、群山纠纷。432黯兮惨悴、风悲日曛。433蓬断草枯、凛若霜晨。434鸟飞不下、兽铤435亡群。436亭长告余曰、此古战场也、常覆437三军。往往鬼哭、天阴则闻。438伤心哉、秦欤汉欤、将近代欤。439吾闻夫齐魏徭戌、荆韩召募。440万里奔走、连年暴441露。442沙草晨牧、河冰夜渡。443地阔天长、不知归路。寄身锋刃、腷444臆谁诉。445秦汉而还、多事四夷。中州耗斁、446无世无之。447古称戎夏、不抗王师。448文教失宣、武臣用奇。449奇兵有异于仁义、王道迂阔而莫为。450呜呼噫嘻、吾想夫北风振漠、胡兵伺便。451主将骄敌、期门受战。452野竖旄旗、川回组练。453法重心骇、威尊命贱。454利镞穿骨、惊沙入面。主客相搏、山川震眩。455声析江河、势崩雷电。456至若穷阴凝闭、凛冽海隅。457积雪没胫、458坚冰在须。鸷鸟休巢、征马踟459蹰。460缯461纩462无温、堕指裂肤。463当此苦寒、天假强胡。凭陵杀气、以相剪屠。464径截辎重、横攻士卒。465都尉新降、将军覆没。尸填巨港466之岸、血满长城之窟。467无贵无贱、同为枯骨、可胜468言哉。469鼓衰兮力尽、矢竭兮弦绝。白刃交兮宝刀折、两军蹙兮生死决。470降矣哉、终身夷狄。战矣哉、骨暴沙砾。471鸟无声兮山寂寂、夜正长兮风淅淅。472魂魄结兮天沉沉、473鬼神聚兮云幂幂。474日光寒兮草短、月色苦兮霜白。伤心惨目、有如是耶。475吾闻之、牧用赵卒、大破林胡。开地千里、遁逃匈奴。476汉倾天下、财殚力痡、477任人而已、其在多乎。478周逐猃479狁、480北至太原。既城朔方、全师而还。481饮至策勋、和乐且闲。穆穆棣棣、君臣之间。482秦起长城、竟海为关。荼毒生灵、万里朱殷。483汉击匈奴、虽得阴山。枕骸遍野、功不补患。484苍苍蒸民、485谁无父母、提携捧负、畏其不寿。谁无兄弟、如足如手。谁无夫妇。如宾如友。生也何恩、杀之何咎。486其存其没、家莫闻知。487人或有言、将信将疑。悁悁488心目、寝寐见之。489布奠倾觞、哭望天涯。490天地为愁、草木凄悲。吊祭不至、精魂何依。491必有凶年、人其流离。492呜呼噫嘻、时耶命耶、从古如斯。493为之奈何、守494在四夷。495
通篇只是极写亭长口中、常覆三军一语。所以常覆三军、因多事四夷故也。遂将秦汉至近代、上下数千百年、反反复复、写得愁惨悲哀、不堪再诵。
陋室铭 #
山不在高、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、有龙则灵。497斯是陋室、惟吾德馨。498苔痕上阶绿、草色入帘青。499谈笑有鸿儒、往来无白丁。500可以调素琴、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、无案牍之劳形。501南阳诸葛庐、西蜀子云亭、502孔子云、何陋之有。503
陋室之可铭、在德之馨、不在室之陋也。惟有德者居之、则陋室之中、触目皆成佳趣。末以何陋结之、饶有逸韵。
阿房宫赋 #
六王毕、四海一。蜀山兀、阿房出。505覆压三百余里、506隔离天日。507骊山北构而西折、直走咸阳。508二川溶溶、流入宫墙。509五步一楼、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、檐牙高啄。510各抱地势、钩心斗角。511盘盘焉、囷囷512焉、蜂房水涡、513矗514不知其几千万落。515长桥卧波、未云何龙。516复道行空、不霁何虹。517高低冥迷、不知西东。518歌台暖响、春光融融。519舞殿冷袖、风雨凄凄。520一日之内、一宫之间、而气候不齐。521妃嫔522媵523嫱、524王子皇孙、525辞楼下殿、526辇527来于秦。528朝歌夜弦、为秦宫人。529明星荧荧、开妆镜也。530绿云扰扰、梳晓鬟531也。532渭流涨腻、弃脂水也。533烟斜雾横、焚椒兰也。534雷霆乍惊、宫车过也。辘辘远听、杳不知其所之也。535一肌一容、尽态极妍。缦立远视、而望幸焉。536有不得见者、三十六年。537燕赵之收藏、韩魏之经营、齐楚之精英、538几世几年、取掠其人、倚叠如山。539一旦不能有、输来其闲。540鼎铛541玉石、金块珠砾、542弃掷逦543迤、544秦人视之、亦不甚惜。545嗟乎、一人之心、千万人之心也。秦爱纷奢、人亦念其家。546奈何取之尽锱铢、用之如泥沙。使负栋之柱、多于南亩之农夫。架梁之椽、多于机上之工女。钉头磷磷、547多于在庾之粟粒。瓦缝548参差、多于周身之帛缕。直栏横槛、多于九土之城郭。管弦呕549哑、550多于市人之言语。551使天下之人、不敢言而敢怒。独夫之心、日益骄固。552戍卒叫、553函谷举、554楚人一炬、555可怜焦土。556呜呼、灭六国者、六国也、非秦也。557族秦者、秦也、非天下也。558嗟夫、使六国各爱其人、则足以拒秦。559秦复爱六国之人、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、谁得而族灭也。560秦人不暇自哀、而后人哀之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、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561
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、不是羡慕其奢华、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、而民不堪命也、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。所以一炬之后、回视向来瑰丽、亦复何有。以下因尽情痛悼之、为隋广叔宝等人炯戒、尤有关治体。不若上林子虚、徒逢君之过也。
原道 #
博爱之谓仁、行而宜之之谓义、由是而之焉之谓道、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。563仁与义为定名、道与德为虚位。564故道有君子小人、565而德有凶有吉。566老子之小仁义、567非毁之也、其见者小也。568坐井而观天、曰天小者、非天小也。569彼以煦煦570为仁、孑孑为义、其小之也则宜。571其所谓道、道其所道、非吾所谓道也。其所谓德、德其所德、非吾所谓德也。572凡吾所谓道德云者、合仁与义言之也、天下之公言也。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、去仁与义言之也、一人之私言也。573周道衰、孔子没。火于秦、574黄老于汉、575佛于晋魏梁隋之间。576其言道德仁义者、不入于杨、则入于墨。不入于老、则入于佛。577入于彼、必出于此。入者主之、出者奴之。入者附之、出者污之。578噫、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、孰从而听之。579老者曰、孔子、吾师之弟子也。佛者曰、孔子、吾师之弟子也。580为孔子者、习闻其说、乐其诞而自小也、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。581不惟举之于其口、而又笔之于其书。582噫、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、其孰从而求之。583甚矣、人之好怪也、不求其端、不讯其末、惟怪之欲闻。584古之为民者四、今之为民者六。古之教者处其一、今之教者处其三。585农之家一、而食粟之家六。工之家一、而用器之家六。贾之家一、而资焉之家六。586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。587古之时、人之害多矣。588有圣人者立、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。589为之君、为之师。590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。寒然后为之衣、饥然后为之食。木处而颠、土处而病也、然后为之宫室。为之工以赡其器用、为之贾以通其有无、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、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、为之礼以次其先后、为之乐以宣其湮591郁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、为之刑以锄其强梗。相欺也、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。相夺也、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。害至而为之备、患生而为之防。592今其言曰、圣人不死、大盗不止。剖斗折衡、而民不争。593呜呼、其亦不思而已矣。如古之无圣人、人之类灭久矣。594何也、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、无爪牙以争食也。595是故君者、出令者也。臣者、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。民者、出粟米麻丝、作器皿、通货财、以事其上者也。君不出令、则失其所以为君。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、则失其所以为臣。民不出粟米麻丝、作器皿、通货财、以事其上、则诛。596今其法曰、必弃而君臣、去而父子、禁而相生相养之道、597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。598呜呼、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、不见黜于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也。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、不见正于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也。599帝之与王、其号虽殊、其所以为圣一也。夏葛而冬裘、渴饮而饥食、其事虽殊、其所以为智一也。今其言曰、曷不为太古之无事。600是亦责冬之裘者曰、曷不为葛之之易也。责饥之食者曰、曷不为饮之之易也。601传曰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、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、先齐其家。欲齐其家者、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、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、先诚其意。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、将以有为也。602今也欲治其心、603而外天下国家、灭其天常。子焉而不父其父、臣焉而不君其君、民焉而不事其事。604孔子之作春秋也、诸侯用夷礼、则夷之、进于中国、则中国之。经曰、夷狄之有君、不如诸夏之亡。诗曰、戎狄是膺、荆舒是惩。今也、举夷狄之法、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、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。605夫所谓先王之教者、何也。606博爱之谓仁、行而宜之之谓义、由是而之焉之谓道、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。其文诗书易春秋。其法礼乐刑政。其民士农工贾。其位君臣父子、师友宾主、昆弟夫妇。其服麻丝。其居宫室。其食粟米果蔬鱼肉。其为道易明、而其为教易行也。607是故以之为己、则顺而祥。以之为人、则爱而公。以之为心、则和而平。以之为天下国家、无所处而不当。是故生则得其情、死则尽其常。郊焉而天神假、608庙焉而人鬼飨。曰、斯道也、何道也。609曰、斯吾所谓道也、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。610尧以是传之舜、舜以是传之禹、禹以是传之汤、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、文武周公传之孔子、孔子传之孟轲。轲之死、不得其传焉。611荀与杨也、择焉而不精、语焉而不详。612由周公而上、上而为君、故其事行。由周公而下、下而为臣、故其说长。613然则如之何而可也、614曰、不塞不流、不止不行。615人其人、616火其书、617庐其居、618明先王之道以道619之。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。620其亦庶乎其可也。621
孔孟没、大道废、异端炽。千有余年、而后得原道之书辞而辟之、理则布帛菽粟、气则山走海飞、发先儒所未发、为后学之阶梯、是大有功名教之文。
原毁 #
古之君子、其责己也重以周、其待人也轻以约。623重以周、故不怠。轻以约、故人乐为善。624闻古之人有舜者、其为人也、仁义人也。求其所以为舜者、责于己曰、彼人也、予人也、彼能是、而我乃不能是。早夜以思、去其不如舜者、就其如舜者。闻古之人有周公者、其为人也、多才与艺人也。求其所以为周公者、责于己曰、彼人也、予人也。彼能是、而我乃不能是。早夜以思、去其不如周公者、就其如周公者。625舜、大圣人也、后世无及焉。周公、大圣人也、后世无及焉。是人也、乃曰、不如舜、不如周公、吾之病也。626是不亦责于身者、重以周乎。627其于人也、曰、彼人也、能有是、是足为良人矣。能善是、是足为艺人矣。628取其一、不责其二。即其新、不究其旧。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。629一善、易修也。一艺、易能也。其于人也、乃曰、能有是、是亦足矣。曰、能善是、是亦足矣。630不亦待于人者、轻以约乎。631今之君子则不然。632其责人也详、其待己也廉。详、故人难于为善。廉、故自取也少。633己未有善、曰、我善是、是亦足矣。己未有能、曰、我能是、是亦足矣。外以欺于人、内以欺于心、未少有得而止矣。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。634其于人也、曰、彼虽能是、其人不足称也。彼虽善是、其用不足称也。举其一、不计其十。究其旧、不图其新。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。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。63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、而以圣人望于人、吾未见其尊己也。636虽然、637为是者、有本有原、怠与忌之谓也。怠者不能修、而忌者畏人修。638吾尝试之矣。639尝试语于众曰、某良士、某良士。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。不然、则其所疏远、不与同其利者也。不然、则其畏也。不若是、640强者必怒于言、懦者必怒于色矣。641又尝语于众曰、某非良士、某非良士。其不应者、必其人之与也。不然、则其所疏远、不与同其利者也。不然、则其畏也。不若是、642强者必说643于言、懦者必说于色矣。644是故事修而谤兴、德高而毁来。呜呼、士之处此世、而望名誉之光、道德之行、难已。645将有作于上者、得吾说而存之、其国家可几而理欤。646
全用重周、轻约、详廉、怠忌八字立说。然其中只以一忌字、原出毁者之情。局法亦奇。若他人作此、则不免露爪张牙、多作雠愤语矣。
获麟解 #
麟之为灵昭昭也。648咏于诗、书于春秋、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、虽妇人小子、皆知其为祥也。649然麟之为物、不畜于家、不恒有于天下、其为形也不类、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。然则虽有麟、不可知其为麟也。650角者吾知其为牛、鬣651者吾知其为马、犬豕豺狼麋鹿、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、惟麟也不可知。不可知、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。652虽然、麟之出、必有圣人在乎位、麟为圣人出也。653圣人者、必知麟。麟之果不为不祥也。654又曰、麟之所以为麟者、以德不以形。655若麟之出、不待圣人、则谓之不祥也亦宜。656
此解与论龙论马、皆退之自喻。有为之言、非有所指实也。文仅一百八十余字、凡五转、如游龙、如辘轳、变化不穷、真奇文也。
杂说一 #
龙嘘气成云、云固弗灵于龙也。658然龙乘是气、茫洋穷乎玄间、薄659日月、伏光景、660感震电、神变化、水下土、汩661陵谷、云亦灵怪矣哉。662云、龙之所能使为灵也。若龙之灵、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。663然龙弗得云、无以神其灵矣。失其所凭依、信不可欤。664异哉、其所凭依、乃其所自为也。665易曰、云从龙。666既曰龙、云从之矣。667
此篇以龙喻圣君、云喻贤臣。言贤臣固不可无圣君、而圣君尤不可无贤君。写得婉委曲折、作六节转换。一句一换、一转一意。若无而又有、若绝而又生、变变奇奇、可谓笔端有神。
杂说四 #
世有伯乐、669然后有千里马。670千里马常有、而伯乐不常有。671故虽有名马、祇辱于奴隶人之手、骈672死于槽枥之间、不以千里称也。673马之千里者、一食或尽粟一石、食674马者、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、虽有千里之能、食不饱、力不足、才美不外见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、675安求其能千里也。676策之不以其道、食之不能尽其材、鸣之而不能通其意、执策而临之曰、天下无马。呜呼、其真无马邪、其真不知马也。677
此篇以马取喻、谓英雄豪杰、必遇知己者、尊之以高爵、养之以厚禄、任之以重权、斯可展布其材。否则英雄豪杰、亦已埋没多矣。而但谓之天下无才、然耶否耶、甚矣、知遇之难其人也。
李密 ↩︎
李密、字令伯、犍为武阳人。父早亡、母何氏更适人、密见养于祖母刘氏、以孝闻。侍疾、日夜未尝解带。蜀亡、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、诏书累下、郡县逼迫、密上此疏。 ↩︎
险衅、艰难祸罪也。夙、早也。闵、忧也。 ○二句总下。 ↩︎
父死。 ↩︎
舅嫁其母、不得守节。 ↩︎
一段、所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。 ↩︎
上声、 ↩︎
门户衰微、福祚浅薄。 ↩︎
儿息得之甚晚。 ↩︎
羌上声、 ↩︎
期、周年服也。功、大功小功也。强近、强为亲近也。童、仆也。 ↩︎
茕茕、孤独貌。孑、单也。吊、问也。唯形与影、自相吊问也。 ↩︎
婴、加也。 ↩︎
褥、 ↩︎
一段、所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。 ↩︎
晋朝。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无人主供养之事。 ↩︎
一次陈情在前。 ↩︎
寻、俄也。拜官曰除。洗马、太子属官。 ↩︎
委、 ↩︎
猥、顿也。东宫、太子宫也。陨、落也。 ↩︎
两次陈情在前。 ↩︎
切峻、急切而严峻也。逋、缓也。慢、倨也。 ○连用察臣、举臣、拜臣、除臣、责臣、催臣、文法错落。 ↩︎
州县不从。 ↩︎
狼、前二足长、后二足短。狈、前二足短、后二足长。狼无狈不立、狈无狼不行。若相离、则进退不得。 ○写出进退两难之状、以示不得不再具表陈情之意。 ↩︎
矜怜、养育。 ↩︎
伪朝、谓蜀汉也。对晋而称、不得不尔。 ↩︎
官至尚书郎。 ↩︎
言我本谋为官职、非隐逸以名节自矜也。 ○密以蜀臣而坚辞晋命、恐晋疑其以名节自矜、故作此语。 ↩︎
孚、 ○军所虏获曰俘。 ↩︎
盘桓、不进貌。希冀、谓希望立名节也。 ○此段言己非不欲就职、振起下意。 ↩︎
博、 ↩︎
薄、迫也。日迫西山、喻刘老暮也。奄奄、将绝也。危易落、浅易拔。虑、谋也。言朝不谋至夕之生也。 ↩︎
平声、 ↩︎
更、迭也。言二人迭相依以为命。区区、犹勤勤也。废远、谓废养而远离祖母。 ○此段写尽慈孝、使人读之欲涕。 ↩︎
乌鸟反哺其母、言我有此乌鸟之私情、乞毕祖母之养也。 ○数语尤婉曲动人。 ○又连用况臣、且臣、今臣、是臣、文法更圆转。 ↩︎
二州、谓梁州、益州。牧伯、谓荣、逵。言非但人知我辛苦、天地亦知也。 ↩︎
魏武子有嬖妾、无子、武子疾、命子颗曰、吾死、嫁之。及困、又曰、杀以殉。颗乃从初言嫁之。后与秦将杜回战、颗见老人结草、以亢杜回。回踬、为颗所获。中夜梦结草老人曰、予妾父也、报君不杀之心。 ↩︎
升、 ↩︎
王羲之 ↩︎
永和、晋穆帝年号。 ↩︎
脍、 ↩︎
时当暮春、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、郄昙、魏滂及凝之、涣之、元之、献之等、以上巳日、会于兰亭。会稽、今绍兴府。山阴、县名。 ○总叙一笔。 ↩︎
系、 ↩︎
禊、祓除不详也。三月上巳日、临水洗濯、除去宿垢谓之禊。 ○此句点出所以会之故。 ↩︎
叙人。 ↩︎
脱平声、 ↩︎
修、长也。湍、波流潆洄之貌。 ○叙地。 ↩︎
因曲水以泛觞。 ↩︎
折一句、跌入赋诗。 ↩︎
叙事。 ↩︎
叙日。 ↩︎
鱼、 ↩︎
叙乐。 ○叙会事至此已毕、下乃发胸中之感。 ↩︎
承上俯仰二字、推开一步说。 ↩︎
一种人、是倦于涉猎者。 ↩︎
又一种人、是旷达不拘者。 ↩︎
此两种人、或取或舍、或静或躁。 ↩︎
总是一样得意。 ↩︎
之、往也。 ↩︎
却又一样兴尽。 ○此只就一时一事论。 ↩︎
俯、 ↩︎
俛仰之顷、为时甚近。而向之所乐者、已成往事、犹尚感慨系之。 ○申足上文、即逼入死生正意、何等灵快。 ↩︎
人命长短、总归于尽。 ↩︎
庄子德充符、仲尼曰、死生亦大矣。 ○至此方入作序正㫖。 ↩︎
古人皆兴感于死生之际。 ↩︎
我未尝不临此兴感之文、而为之嗟悼、亦不能自解其所以然。 ↩︎
庄子齐物论、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、此一死生之说也。莫寿乎殇子、而彭祖为夭、此齐彭殇之说也。言人莫不兴感于死生寿夭、固知是两说为虚诞妄作。 ↩︎
言瞥见吾已杳无踪影、犹如今日之古人杳无踪影也、能不悲乎。 ○一齐收卷、眼疾手快。 ↩︎
叙在会之人。 ↩︎
录所赋之诗。 ○二句应前群贤少长、赋诗等事。 ↩︎
古今同一兴感。 ↩︎
后人亦重死生、览我斯文、亦当同我之感。 ○览字、应前每览之览字。文字、应前临文之文字。 ↩︎
陶渊明 ↩︎
渊明为彭泽令、是时郡遣督邮至、吏白当束带见之。渊明叹曰、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、乃自解印绶。将归田园、作此辞以明志。因而命篇曰归去来、言去彭泽而来至家也。 ↩︎
无、 ↩︎
芜、谓草也。胡、犹何也。 ○自断之词。 ↩︎
心在求禄、则不能自主、反为形体所役。此我自为之、何所惆怅而独为悲乎。 ○自责之词。 ↩︎
前此求禄之事、固不可谏。今乃辞官而归、犹可追改。如人行迷路、犹尚未远、可以早回。方知今日辞官之是、而昨日求禄之非也。 ○自悔之词。 ○一起已写尽归去来之㫖。下乃从归至家、逐段细写之。 ↩︎
行舟而归。 ↩︎
熙、 ↩︎
熹微、光未明也。问前途之远近、而恨晨光之未明、无由见路也。 ○一段离彼。 ↩︎
衡宇、谓其所居衡门屋宇也。载、则也。欣奔、喜至家而速奔也。 ↩︎
稚、小也。 ○一段到此。 ↩︎
蒋诩、幽居开三径、潜亦慕之。言久不行、已就荒芜也。 ○一段有松、有菊、有幼、有室、有酒、有樽、所需裕如。 ↩︎
柯、树枝也。 ○一段室中乐事。 ↩︎
契、 ↩︎
田园之中、日日游涉、自成佳趣。流憩、周流而憩息也。矫、举也。 ○一段园中之乐。 ↩︎
就、 ↩︎
同影、 ↩︎
山有穴曰岫。翳翳、渐阴也。盘桓、不进也。 ○一段园中暮景。 ↩︎
烟、 ↩︎
交游、指当路贵人。驾言、用诗驾言出游句。 ○一段与世永绝。再言归去来者、既归矣又不绝交游、即不如不归之愈也。 ↩︎
亲戚、指乡里故人。有事、谓耕作也。畴、田也。 ○一段插入田事。 ↩︎
巾车、有幕之车。窈窕、长深貌。壑、㵎水也。谓行船以寻之也。崎岖、险也。驾车以涉之也。 ○一段游行所历。 ↩︎
欣欣、春色貌。涓涓、泉流貌。行休、谓昔行而今休也。 ○一段触物兴感。 ↩︎
寓、寄也。委、弃也。言何不委弃常俗之心、任性去留也。遑遑、如有求而不得之意。 ○一段收尽归去来一篇之㫖。 ↩︎
帝乡、仙都也。 ○二句言不欲为官、亦不能为仙、唯能如下文所云、得日过日、快然自足也。 ↩︎
东皋、营田之所。春事起东、故云东也。皋、田也。聊、且也。乘阴阳之化、以同归于尽。乐天知命、夫复何疑。 ○乐夫天命一句、乃归去来辞之根据。 ↩︎
陶渊明 ↩︎
太元、孝武帝年号。 ↩︎
武陵、属湖广常德府、旁有桃源县。 ↩︎
便奇。 ↩︎
妙在以无意得之。 ↩︎
品平声、 ↩︎
缤纷、杂乱貌。 ○写出异境。 ↩︎
渔人亦不凡。 ↩︎
亦是无意中得。 ↩︎
善于点景。 ↩︎
俗人至此便反矣。 ↩︎
别有一天。 ↩︎
酌、 ↩︎
叙山中人物。 ↩︎
调、 ↩︎
黄发、老人发白转黄也。髫、小儿垂发。 ○纯然古风。 ↩︎
平声、 ↩︎
妙在渔人全无惊怪。 ↩︎
到山来由。 ↩︎
真是目空古今。 ↩︎
叹惋者、悲外人屡遭世乱也。 ○叙两边问答简括。 ↩︎
避世人多情如此。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叮咛一句、逸韵悠然。 ↩︎
渔人、亦大有心人。 ↩︎
诣、至也。 ↩︎
太守欲问津而不得。 ↩︎
寻、俄也。 ○高士欲问津而不果。 ↩︎
悠然而住。 ↩︎
陶渊明 ↩︎
不以地传。 ↩︎
不以名传。 ↩︎
取号大奇。 ↩︎
一似无所嗜好者、却又好书嗜酒。 ↩︎
是为善于读书者。 ↩︎
盖别有会心处。 ↩︎
是为深得酒趣者。 ↩︎
吝、 ↩︎
适得本来面目。 ↩︎
领得孔、颜乐处。 ↩︎
超然世外。 ↩︎
古高士。 ↩︎
为若人之俦而言。 ↩︎
想见太古风味。 ↩︎
孔稚圭 ↩︎
钟山、即北山也、其南有草堂寺。英灵、皆言其神也。驿、传也。勒、刻也。谓山之英灵、驱驰烟雾、刻移文于山庭也。 ○起便点出北山移文四字大意。萧子显齐书云、孔稚圭、字徳璋、会稽人也。钟山、在北郡、其先周彦伦隐于此。后应诏出为海盐令。秩满入京、复经此山。孔生乃皆山灵之意移之、使不许再至、故云北山移文。 ↩︎
志超尘俗。 ↩︎
铎、 ↩︎
度、比也。干、触也。 ○行极清高。 ↩︎
此等隐者、吾正知为必不可得矣。 ↩︎
亭亭、高耸貌。皎皎、洁白貌。芥、草也。盼、顾也。屣、草履。言视千金万乘、如草芥脱屣也。 ↩︎
周灵王太子晋、吹笙作凤鸣、游于伊洛之间。 ↩︎
赖、 ○苏门先生、游于延濑、见一人采薪。谓之曰、子以此终乎。采薪人曰、吾闻圣人无怀、以道德为心、何怪乎而为哀也。遂为歌二章而去。 ↩︎
此等隐者、世亦有之。 ↩︎
参差、不一也。反复、不定也。翟、墨翟。朱、杨朱。墨子见素丝而泣之、为其可以黄可以黑。杨子见歧路而哭之、为其可以南可以北。士无一定之志、不能免二人之悲哭。 ↩︎
乍、暂也。回、避也。暂避迹山林、而心犹染于俗也。黩、垢也。 ↩︎
谬、诳也。此等隐者、何其欺诳人世、一至此哉。 ○已上泛论夫隐者、有此三等、尚未说到周颙。 ↩︎
尚生、尚子平也。仲氏、仲长统也。范晔后汉书曰、尚子平隐居不仕、性尚中和、好通老易。仲长统性俶傥、默语无常。每州郡命召、辄称疾不就。言无此二人、使山阿空虚、千载已来、无人赏乐。 ○承上起下、感慨情深。 ↩︎
周颙、字彦伦、汝南人。 ○入题。 ↩︎
俊俗、俗中之俊士也。 ↩︎
玄、谓庄老之道。史、谓文多质少。 ↩︎
东鲁、谓颜阖也。鲁君闻颜阖得道人也、使人以币先焉。颜阖对曰、恐听谬而遗使者罪、不若审之。使者反、审之、复来求之、则不得矣。南郭、谓南郭子綦也。隐几而坐、仰天嗒然、似丧其偶。言颙无本性、但学习此二人之隐遁也。 ↩︎
窃、盗也。吹、皆用吹竽之吹。齐宣王好竽、必三百齐吹。南郭先生不竽者、而吹三百人之中、以吹竽食禄。齐王薨、后王曰、寡人好竽、欲一一吹之、南郭乃逃。滥、僭也。巾、隐者之服。北岳、即北山也。言颙盗居草堂、僭服幅巾。 ↩︎
皋、泽也。缨、系也。好爵、谓人爵也。 ○以上总写、以下分作两截写。 ↩︎
颙始至北山时。 ↩︎
甫、 ↩︎
蜡、 ↩︎
排、推也。拉、折也。巢父许由、隐者之最也。百氏、百家诸子也。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张、大也。横、盖也。幽人王孙、隐者之称。慕其长往故叹之、疾其不游故怨之。 ↩︎
劾、 ↩︎
颙泛涉百家、长于佛理、著三宗论、兼善老易。空空、以空明空也。释部、佛经也。核、考也。玄玄、玄之又玄也。道流、谓老子也。 ↩︎
务光、夏时人。汤得天下、已而让光。光不受而逃。涓子、齐人也。好饵术、隐于宕山。 ○以上写颙初志如此。是前一截人。 ↩︎
鸣驺、载诏书车马也。鹤书、即诏书。在汉谓之尺一简。仿佛鹤头、故有其称。 ↩︎
忌、 ↩︎
轩、举也。举眉、谓喜也。次、侧也。袂、衣袖也。袂耸、谓举臂也。芰制荷衣、隐者之服。言制芰荷以为衣、互文也。今皆焚裂之。抗、举也。走、骋也。 ↩︎
烟入声、 ↩︎
凄怆愤咽、皆怨怒貌。言此等虽无情、见山人去、亦如有丧失而怨怒也。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纽、繋也。绾、贯也。金章、铜章也。铜章墨绶、县令之章饰也。跨、越也。管州之城为属城县、大率百里、言越众城而为县宰之称首也。英风妙誉、皆美声也。海甸、浙右、所理邑近海、而在浙江之右也。 ↩︎
孔、 ↩︎
总、 ↩︎
帙、书衣也。摈、弃也。法筵、讲席也。埋、藏也。敲扑、谓打人声也。牒、文牒也。诉、诉告也。倥偬、繁逼貌。言道书讲席、永弃埋而听讼也。 ↩︎
琴歌酒赋、皆逸人之务。今已断绝无续也。绸缪、亲近也。结课、考第也。纷纶、众多貌。 ↩︎
汉张敞赵广汉俱为京兆尹、有名望。鲁恭卓茂、咸善为令。笼、架、谓包举也。三辅、谓京兆尹、左冯翊右扶风。希踪、希仿贤豪踪迹也。牧、九州牧长。驰声、谓皆得闻其声名也。 ○以上写颙继志如此。是后一截人。 ↩︎
㵎、 ↩︎
言霞月徒举映、无人赏玩、松荫零落、白云无与为偶。礀、水磵也。摧绝、破坏也。荒凉、芜秽也。延伫、远望也。言不复更归、徒为延望也。 ↩︎
标、 ↩︎
飙、风也。写、吐也。楹、柱也。蕙、香草、山人葺以为帐。因山言之、故托猿鹤以寄惊怨也。 ↩︎
投簪、谓疏广也。投、弃也。汉疏广、弃官而归东海。幽人佩兰、故云解兰。缚、繋也。尘缨、世事也。 ↩︎
爪平声、 ↩︎
南岳、谓南山也。嘲、调也。陇、亦山也。腾、起也。攒、蔟聚也。竦、上也。诮、讥也。言皆讥笑此山、初容此人也。游子、谓颙也。吊、问也。言山为颙所欺、而无人来问也。 ↩︎
萝、女萝也。施于松柏。风月所以滋松桂之美、今既无人、故遣罢之。西山、谓首阳山。逸议、隐逸之议也。皋、泽也。素谒、谓以情素相告也。驰骋、宣布也。谓宣布于人、使尽知之也。 ○以上言其遗羞山灵、所以丑之也。 ↩︎
异、 ↩︎
𬳶、 ○下邑、谓海盐也。浪、鼓也。栧、楫也。上京、建康也。言海盐秩满、催促行装、驾舟赴京、以迁官也。魏阙、朝廷也。扃、山门也。言颙情实在朝廷、而又欲假迹再游北山也。 ↩︎
备、 ↩︎
例、 ↩︎
子、 ↩︎
逐、 ↩︎
六、 ↩︎
芳、杜、薜、荔、皆香草。躅、踪迹也。渌、水清也。言岂可使芳草怀愧耻以相见、崖岭再被滓秽。更以俗尘点我蕙草之路、污浊我洗耳之地乎。 ↩︎
恍、 ↩︎
脱平声、 ↩︎
扃、闭也。岫幌、山窗也。云关、谓以云为关键也。敛藏雾湍、使无见闻也。来辕妄辔、谓颙之车乘也。谷口郊瑞、山之外也。恐其亲近、故截断杜绝之。 ↩︎
嗔、 ↩︎
条、木枝也。颖、草穗也。言条穗嗔怒、而击折颙之车轮、扫去其迹也。俗土逋客、谓颙也。谢、绝。逋、逃也。 ○以上言其不许再至、所以绝之也。 ↩︎
魏征 ↩︎
掌、 ↩︎
浚、深也。 ○三句起下一句。 ↩︎
伏一思字、此句是一篇主意。 ↩︎
又伏一思字。 ↩︎
便作跌宕、文极有致。 ↩︎
神器、帝位也。 ↩︎
又伏一思字。 ↩︎
反缴足上文。 ↩︎
元首、君也。景、明也。 ↩︎
上疏本意专为此。 ↩︎
顿挫。 ↩︎
始、 ↩︎
终、 ↩︎
人情大抵如此。 ↩︎
董、督也。 ○正与德义相反。 ↩︎
茍免、谓茍免刑罚。 ○畏威而不怀德、国何以安。 ↩︎
民犹水也、水可载舟、亦可覆舟、可畏之甚也。 ○从上居安思危句、反复开谕逼出十思。 ↩︎
牧、养也。易曰、谦谦君子、卑以自牧也。 ↩︎
老子曰、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、以其善下之、则满而不溢。 ↩︎
易曰、王用三驱、谓天子不合围、开一面之网也。 ↩︎
以上十思、所谓积其德义者以此。 ↩︎
思则十有九得。 ↩︎
思尽于己、力因乎人。 ↩︎
怀仁必服。 ↩︎
善于用思、然后可以无思、妙。 ↩︎
曌音照 ↩︎
骆宾王 ↩︎
武则天、名曌。太宗时、召入为才人。高宗为太子、入侍、悦之。太宗崩、高宗即位。武氏为尼、引纳后宫、拜为昭仪。寻废王皇后、立武氏为皇后。政事皆决焉。高宗崩、中宗即位。武氏临朝、废中宗为庐陵王。 ↩︎
本性不良。 ↩︎
出身微贱。 ↩︎
下陈、下列也。谓为才人。 ↩︎
耕、 ↩︎
尝以更衣之便得幸。 ↩︎
忌、 ↩︎
洎、及也。晚节、晚年也。秽乱、言其淫也。 ↩︎
削发为尼、掩其为太宗才人之迹、以图高宗后宫之嬖幸。 ↩︎
入宫便怀嫉妒、而舒展蛾眉、不肯让人。巧于用谗、王皇后为其所害。是其狐媚之才、偏能惑高宗之听。 ↩︎
挥、 ↩︎
翚翟、雉羽也。雉之交有时、守死而不犯分、妇德所宜。故后之车服、皆画翚翟之形。王皇后废、武氏践元后之位。 ↩︎
攸、 ○吾君、谓高宗也。聚、犹共也。兽之牝者曰麀。曲礼、夫惟禽兽无礼、故父子聚麀。 ↩︎
毁、 ↩︎
亦、 ↩︎
虺蜴、毒虫也。 ↩︎
邪僻、指李义府、许敬宗等。忠良、指褚遂良、长孙无忌等。 ↩︎
朕去声、 ↩︎
姊、韩国夫人。兄、惟良。君母未闻。鸩、毒鸟、以其毛沥酒、饮之则杀人。 ↩︎
神器、帝位也。 ↩︎
中宗、君之爱子、废为庐陵王、而幽之于别所。诸武用事、悉委之以重任。 ○以上数武氏之罪。 ↩︎
霍子孟、霍光也、辅幼主以存汉。朱虚侯、刘章也、诛诸吕以安刘。 ○二句隐然讥责朝臣。 ↩︎
同燕、 ↩︎
汉成帝后赵飞燕、于后宫有子者皆杀之。故有燕啄皇孙之谣。 ↩︎
时、 ↩︎
漦、龙所吐涎沫、龙之精气也。夏后藏龙漦于庭、传及殷周、莫之发。厉王之末、发而观之。漦流于庭、入于王府。府之童女遭之而生女、怪弃于市、因入于褒。周幽王伐褒、褒人献之、即褒姒也。幽王嬖之、遂至亡国。是周之衰乱、于夏庭而已伏之矣。 ○四句言唐不久将灭。 ↩︎
敬业、唐大臣徐世𪟝之孙也。𪟝、赐姓李。 ↩︎
微子过殷故墟、悲之、作麦秀之歌。一云箕子所作。 ↩︎
汉袁安、以外戚专权、言及国事、每喑呜流涕。 ↩︎
以上述兴师之故。 ↩︎
以言乎马、则铁骑万千以成群。以言乎车、则玉轴远近以相接。 ↩︎
粟多。 ↩︎
兵众。 ↩︎
班马之声动、而凛然若北风起。悬剑之气冲、而焕然若南斗平。 ↩︎
荫、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嗏去声、 ↩︎
喑呜、怀怒气。叱咤、发怒声。 ↩︎
以上写兵威之盛。 ↩︎
异姓。 ↩︎
同协、 ↩︎
同姓。 ↩︎
分封于外。 ↩︎
受托于朝。 ○二句合同异姓。 ↩︎
裒、 ↩︎
干、 ↩︎
一掬曰抔。土、指坟墓也。土未干、谓高宗葬未久也。六尺孤、指中宗言。 ↩︎
转武氏之祸而为福。 ↩︎
往、谓高宗。居、谓中宗。 ↩︎
事居。 ↩︎
送往。 ↩︎
爵赏有功、共指山河以为信。 ↩︎
谓进退不果、徘徊于两途之间。 ↩︎
禹致群臣于会稽、防风氏后至、禹戮之。 ○以上励共事之人。 ↩︎
试观今日之域中、毕竟是谁家之天下、言将来必归唐也。 ○结语峭劲。 ↩︎
王勃 ↩︎
江西、南昌府、号为洪都。 ↩︎
翼轸、二星、在楚之分野。 ↩︎
衡山峙立于西南、庐山近联于北境。 ↩︎
三江、荆江在荆州、淞江在苏州、浙江在杭州。此据其上、如衣之襟焉。五湖、太湖在苏州、鄱阳湖在饶州、青草湖在岳州、丹阳湖在润州、洞庭湖在鄂州。此据其中、如带之束焉。 ↩︎
荆楚本南蛮之区、此则控扼之。闽越连东瓯之境、此则接引之。 ○首叙地形之雄。 ↩︎
物之光华、乃天之宝。 ↩︎
丰城有二剑、曰干将、曰莫邪。其龙文光彩、直上射牛斗。 ↩︎
人之英杰、由地之灵。 ↩︎
徐稚、字孺子、洪州高士也。陈蕃为豫章太守、特设一榻以待之。 ○此序人物之异。 ↩︎
雄州、谓大郡。如雾之浮列于上。 ○承星分四句。 ↩︎
俊彩、谓人物、如星之奔驰于前。 ○承物华四句。 ↩︎
去声、 ↩︎
台、亭台。隍、城下。以首据物曰枕。夷、谓正南荆楚之地。夏、谓东南扬州之域。 ○再承星分四句。 ↩︎
时宴于此阁之宾主、尽东南人物之美。 ○再承物华四句、随起下文。 ↩︎
时阎伯屿为洪州牧、即都督也。棨戟、有衣之戟。遥远而临于洪州。 ○主。 ↩︎
谄平声、 ↩︎
宇文钧、新除沣州牧、道经于此。襜帷、盖坐车马者。蔽前曰襜、在旁曰帷。 ○宾。 ↩︎
以宾主交欢日久言。 ↩︎
以宾朋来自远方言。 ↩︎
蛟气之腾、光焰夺目。凤毛之起、文彩耀空。喻才华也。词宗、谓词章之宗也。光辉之发闪、如紫电。浩气之凝凛、若清霜。喻节操也。武库、言无所不有。孟学士、王将军、是会中显客。 ↩︎
勃父名福畤、为交阯令。勃往省焉、道经洪州。童子、勃自称。 ○此段述宾主之美。 ↩︎
只二句、已写尽九月之景。 ↩︎
俨、望也。骖𬴂、马行不止也。行马于道路之上、谓宾客所来之途也。 ↩︎
崇阿、高陵也。采访风景于高陵、谓沿途揽胜也。 ↩︎
帝子、谓滕王也。建阁长洲之上。临、谓至其所也。 ↩︎
仙人旧馆、称滕王阁也。得、谓登其上也。 ○此段叙到阁之由。 ↩︎
阁之当山、但见层叠峰峦、耸其翠色、上出于重重霄汉之上。 ↩︎
阁之映水、飞舞莫定、影若流丹、下临于江上无地之处。 ↩︎
厅、 ↩︎
序、 ↩︎
汀、水际平地。渚、小洲也。海中山曰岛。山在水曰屿。鹤聚于汀、凫宿于渚、已穷尽水中岛屿萦曲回环之处。 ↩︎
江神祠宇、以桂为殿庭、以兰为宫阙。前后分列、如冈峦之体势。 ○此段言阁在山水之闲、乃近景也。 ↩︎
萌、 ○披、开也。门屏曰闼、屋栋曰甍。 ↩︎
山原之深旷者、足以极吾之所视。 ↩︎
吁、 ↩︎
竹、 ○盱、张目也。瞩、视之甚也。川泽如目之张、而有以骇吾之所瞩。 ↩︎
闾阎、里中门也。扑地、谓排列于地也。鸣钟列鼎而食、尽大家也。 ↩︎
歌、 ↩︎
咸上声、 ↩︎
舸、大船。舰、战船。迷塞水津、皆彩画青雀黄龙于船轴之上。 ↩︎
虹气已销、雨开新霁、而光彩映彻于云衢之闲。 ↩︎
务、 ↩︎
落霞自天而下、孤鹜自下而上、故曰齐飞。秋水碧而连天、长天空而映水、故曰一色。 ○警句。自使伯屿心服。 ↩︎
彭蠡、鄱阳湖也。衡阳、衡山之南有回雁峰、雁不过此。渔唱不到、彭蠡不穷、雁声不到、衡阳不断、总言其极多耳。 ○此段言阁极山水之外、乃远景也。 ↩︎
遄、速也。 ↩︎
赖、 ↩︎
凡孔窍机括皆曰籁、秋晚之爽气、发于万籁之鸣、故清风飒飒而生。 ↩︎
纤、细也。女乐之细歌。凝止于侍宴之侧、而白云为之遏留。 ↩︎
意其用淇澳绿竹事、以嘉有德。陶渊明为彭泽令、尝置酒召客。此美座中之有德而善饮者。 ↩︎
邺、曹魏所兴之地。曹植诗、朱华冒绿池。临川、今抚州。王羲之善书、尝为临川内史。此美座中之有文而善书者。 ↩︎
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。 ↩︎
贤主、嘉宾。 ○此段叙宴会之人、歌饮文词、无所不妙。 ↩︎
第、 ↩︎
勉、 ↩︎
睇、小视。眄、邪视。穷、极观览于中天之际。 ○起天高地迥句。 ↩︎
极尽娱乐嬉游于闲暇之日。 ○起兴尽悲来句。 ↩︎
迥、寥远也。 ○二句收拾上文胜景。 ↩︎
二句引起下文命运。 ↩︎
望天子长安之处于日下、指苏州吴会之在于云闲。 ↩︎
地缺东南、势极于南、而南溟最深。天倾西北、柱高于北、而北辰亦远。 ○四句起关山四句。 ↩︎
失路、喻不得志也。萍、浮生水上、随风漂流。故人称邂逅相遇、曰萍水相逢。 ○四句言在会者、多属他乡失志之人、能不感慨系之。下乃承此意细写之。 ↩︎
怀思君门、而不可得见。欲如贾谊奉宣室之问、不知又在何年。 ↩︎
冯唐、汉人、白首为郎。文帝辇过郞署、与论将帅、拜为车骑都尉。 ↩︎
汉李广、武帝时为右北平太守、匈奴号为飞虎将军。以数奇、不得封侯。 ↩︎
绛灌屈贾谊、谪为长沙王太傅。非无汉文帝之圣主。 ↩︎
佞臣毁梁鸿、逐之于北海。岂无魏武帝之明时。 ○此段言怀才而际时者、皆失志如此。后之悲失志者、亦可因之以自慰。 ↩︎
广州一水、谓之贪泉。饮此水者、廉士亦贪。吴隐之诗、试使夷齐饮、终当不易心。身当困穷、如鱼处涸辙之内、而犹欢悦。 ↩︎
奢、 ↩︎
赊、远也。扶摇、风势也。庄子、北海有鱼、其名为鲲。化而为鹏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 ↩︎
东隅、日出处。桑榆、谓晚也。汉光武劳冯异诏、始虽垂翅回溪、终能奋翼渑池。可谓失之东隅、收之桑榆。 ↩︎
孟尝、字伯周、汉顺帝时、为合浦太守。性行高洁、不见升擢、故云空怀。 ↩︎
晋、阮籍、率意独驾、车迹所穷、辄痛哭而返。是猖狂也、吾辈岂可效之。 ○此段言士虽遭时命之穷、正当因之以自励。 ↩︎
方说到自己。 ↩︎
去声、 ○曲礼二十曰弱冠。南越与汉和亲、终军年二十余、自愿受长缨、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勃谓无路请缨于朝、比终军弱冠之年。 ↩︎
汉班超、尝为人书记、意不屑、投笔有封侯万里之志。宋宗悫、叔父问所志、悫曰、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后果为将军。勃谓有志于投笔、景慕宗悫破浪之长风。 ○自负不凡。 ↩︎
舍去簪笏、于百年富贵之途。奉父晨昏定省之礼、于万里之外、言往交阯省父。 ↩︎
谢玄为叔父安所器。曰、子弟亦何预人事、而欲使其佳。玄曰、如芝兰玉树、欲使生于庭阶耳。 ↩︎
孟母三迁、为子择邻。言己幸与诸贤相接。 ↩︎
异日到交阯侍受父教、叨陪孔鲤趋庭之对。 ↩︎
汉李膺以声名自高、士有被其容接者、名为登龙门。勃谓今日捧袂而进、喜托姓名于阎公之门、亦若龙门也。 ↩︎
杨得意曾荐司马相如、后相如遂显。勃言不逢杨得意之荐、但诵相如凌云之赋、而自惜其不遇耳。 ↩︎
伯牙鼓琴、志在流水。钟子期曰、洋洋若江河。勃谓既遇阎公之知音、即呈所为文、又何愧焉。 ○此段自叙以省父过此、得与宴会、不敢辞作序之意。 ↩︎
兰亭、王羲之宴集之地、今已往矣。 ↩︎
梓泽、石崇金谷园。今已荒废而为丘墟。 ↩︎
序系勃作、故曰临别赠言。既承阎公之恩于伟饯矣。 ↩︎
登高阁而作赋、勃诚不能、是有望于在会之群公也。 ○勃居末座、而僭作序、故以逊词作结。得体。 ↩︎
结作序。 ↩︎
勃先申一言、以均此意而赋之。而八句四韵俱成矣。 ○起作诗。 ↩︎
阁耸而依江。 ↩︎
宴罢而佩玉鸣鸾之歌舞亦罢。 ↩︎
朝看画栋、俨若飞南浦之云。 ↩︎
暮收朱帘、宛若卷西山之雨。 ↩︎
云映深潭、日悠悠而自在。 ↩︎
物象之改换、星宿之推移。此阁至今、凡几度秋。 ↩︎
伤今思古。 ↩︎
伤其物是而人非也。 ○序词藻丽、诗意淡远、非是诗不能称是序。 ↩︎
李白 ↩︎
韩朝宗当玄宗时、为荆州刺史、人皆景慕之。故太白上书以自荐。 ○欲赞韩荆州、却借天下谈士之言、排宕而出之、便与谀美者异。 ↩︎
周公一沐三握发、一饭三吐哺、起以待士。 ↩︎
汉李膺以声名自高、士有被其容接者、谓之登龙门。 ↩︎
龙蟠凤逸、谓士之俊秀者。皆欲奉谒荆州、收美名、定声价也。 ○此段叙荆州平日能得士。 ↩︎
平原君食客三千。毛遂、平原君客也。颖、锥柄。平原君谓毛遂曰、夫士之处世、譬若锥处囊中、其末立见。毛遂曰、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。使遂早得处囊中、乃颖脱而出、非特其末见而已。 ○借毛遂落到自己。言己在群士中、为尤异者。起下自叙。 ↩︎
干、犯也。抵、触也。 ↩︎
身虽小而志实大。 ↩︎
气义见许于王公大人。 ↩︎
此平昔所怀、安敢不尽告于荆州。 ○此段叙自己平日能见重于诸侯卿相。起下愿识荆州。 ↩︎
颂荆州四句。 ↩︎
凡士人见公卿、长揖不拜。 ↩︎
桓温北征鲜卑、命袁宏倚马作露布文、手不辍笔、俄成七纸。妙绝。 ↩︎
司文章之命脉、察人物之重轻。 ↩︎
应上一登龙门二句。 ↩︎
言使己得见所长于荆州之前、犹致身于青云之上。故曰激昂青云。 ○此段正写己愿识荆州、却绝不作一分寒乞态、殊觉豪气逼人。 ↩︎
东汉人。 ↩︎
辟、 ↩︎
即荀爽。 ↩︎
即孔融。 ↩︎
晋人。 ↩︎
真、 ↩︎
子师、山涛、皆能接引后进。为先代人之所称美。 ○前人已有其事。 ↩︎
欣、 ↩︎
荆州能接引后进、为当时人之所鼓舞。 ○荆州亦有其事。 ↩︎
委、托也。国士、谓荆州。言其才德为当今第一人、所谓国士无双也。 ↩︎
亦当奋发其忠义、以报国士知遇之恩。 ○此段誉荆州有荐人之美、所以动其荐己之心。 ↩︎
不敢强己所短。 ↩︎
正欲献己所长。 ↩︎
雕虫技、谓作诗赋之类。 ↩︎
既以文自荐、却又不即自献其文。先请给纸笔书人、何等身分。 ↩︎
青萍、剑名。结绿、玉名。薛烛善相剑、卞和善识玉。 ○仍拈价字作结、关应甚紧。 ↩︎
李白 ↩︎
逆旅、客舍也。 ↩︎
古诗云、昼短苦夜长、何不秉烛游。 ○点夜字。 ↩︎
烟景、春景也。大块、天地也。触目春景、皆天地之文章。 ○点春字。 ↩︎
时园中桃李盛开、太白与诸兄弟、共宴于其中。 ○是设宴本意。 ↩︎
群季、谓诸弟也。谢灵运之弟曰惠连。 ○美诸弟之才。 ↩︎
谢灵运封康乐侯。 ○谦自己之拙。 ↩︎
二句、确是春夜宴桃李园。 ↩︎
石崇宴客于金谷园、赋诗不成者、罚三觞。 ○末数语、写一觞一咏之乐、与世俗浪游者迥别。 ↩︎
李华 ↩︎
银、 ↩︎
炯、 ↩︎
垠、崖际也。敻、远也。言边塞之闲、浩浩乎皆平沙无崖、又远不见人。 ↩︎
萦带、萦绕如带也。纠纷、杂乱也。言举目惟有山水也。 ↩︎
黯、深惨色。曛、无光也。 ↩︎
蓬草尽枯断、终日如霜落之晨。 ↩︎
挺、 ↩︎
铤、疾走貌。 ○先将空场写出愁惨气象。 ↩︎
福、 ↩︎
述亭长言、倍加愁惨。常覆三军四字、是一篇之纲。 ↩︎
总吊一笔、只用伤心哉三字、便愁惨无极。 ↩︎
徭、役也。戍、守边卒也。召募、以财招兵也。 ↩︎
仆、 ↩︎
奔走既遥、暴露又久。 ↩︎
晨则牧马、夜则渡河。 ↩︎
辟、 ↩︎
腷臆、意不泄也。 ○此是写三军初合未覆时、就秦汉之先说起。 ↩︎
妒、 ↩︎
耗、损也。斁、败也。 ○总言秦汉以来、事战场之苦。 ↩︎
自古天子以文教安天下、外戎中夏、不敢抗拒王者之师、以王师用正也。 ↩︎
不用正而用奇。 ↩︎
因此多杀伤之惨。 ↩︎
漠、沙漠之地。伺、侦候也。北风振漠之时、边防易于疏虞、敌兵常伏、而伺察其便。 ↩︎
期门、军卫之门。主将轻敌、遂临期门以受战。 ↩︎
组、组甲。漆甲成组文。练、练袍、皆战备也。 ↩︎
八字、尤极酸楚。 ↩︎
主客合围而相击、则金鼓互喧、山川亦为之震眩。 ↩︎
析、分也。声之震也、足以分江河。势之崩也、不异于雷电。 ○此是写初战未覆时。 ↩︎
凛冽、寒气严也。 ↩︎
形去声、 ↩︎
池、 ↩︎
休巢、休于巢中不出也。踟蹰、行不进貌。言皆畏寒也。 ↩︎
情、 ↩︎
旷、 ↩︎
缯、帛也。纩、绵也。 ↩︎
加写苦寒、更自凄惨。 ↩︎
辎重、载衣物车。 ↩︎
讲、 ↩︎
坤入声、 ○窟、孔穴也。 ↩︎
升、 ↩︎
此是写三军正覆时。 ↩︎
蹙、迫也。 ↩︎
力、 ○砾、小石。 ○此重写三军欲覆未覆时。 ↩︎
昔、 ○淅淅、声肃也。 ↩︎
沉沉、昏暗也。 ↩︎
密、 ○幂幂、阴惨也。 ↩︎
此则写三军已覆之后也。 ↩︎
李牧、赵良将。 ○叹赵。 ↩︎
敷、 ↩︎
痡、病也。汉虽倾动天下、而财尽力病、因思守边之将、在得人、不在多也。 ○怨汉。 ↩︎
险、 ↩︎
允、 ↩︎
旋、 ↩︎
猃狁、北狄也。朔方、北荒之地。饮至、归而告至于庙而饮也。穆穆、幽深和敬之貌。棣棣、威仪闲习之貌。 ○叹周。 ↩︎
烟、 ○殷、赤黑色。朱、血色。血色久则殷。 ○怨秦。 ↩︎
怨汉。 ○看他叠叠只怨秦汉、即近代不言可知。 ↩︎
苍苍、天也。蒸、众也。言天生众民。 ↩︎
死于战者有何罪。 ↩︎
父母兄弟妻子、不得而知。 ↩︎
渊、 ↩︎
悁悁、忧忿也。 ↩︎
夷、 ○布奠而哭望、不知其死所也。 ↩︎
又从家中写出酸楚。 ↩︎
老子云、大军之后、必有凶年。不但死者可伤、生者亦可虑也。 ↩︎
总结秦汉近代。 ↩︎
狩、 ↩︎
虽有宣文教、施仁义以行王道、使戎夏为一、而四夷各为天子守土、则无事于战矣。 ○结出一篇主意。 ↩︎
刘禹锡 ↩︎
以山水引起陋室。 ↩︎
有吾德之馨香、可以忘室之陋。 ↩︎
室中景。 ↩︎
室中人。 ↩︎
室中事。 ↩︎
孔明居南阳草庐。子云居西蜀、有玄亭。 ○引证陋室。 ↩︎
应德馨结。 ↩︎
杜牧 ↩︎
燕、赵、韩、魏、齐、楚灭而海内一统。蜀山木尽、而阿房始成。 ○起四语、只十二字。便将始皇混一已后、纵心溢志写尽。真突兀可喜。 ↩︎
广。 ↩︎
仅与天日相隔离。 ○高。 ↩︎
骊山在北、咸阳在西。自骊山北结屋、曲折而至西、直赴咸阳殿为大宫。 ↩︎
二川、渭川、樊川也。溶溶、安流也。 ○此段总写其大、下乃细写之。 ↩︎
廊腰曲折、如缯缦之回环。檐牙尖耸、如禽鸟之高啄。 ↩︎
或楼或阁、各因地势而环抱其间。屋心聚处如钩、屋角相凑若斗。 ↩︎
屈平声、 ↩︎
窝、 ↩︎
触、 ↩︎
盘盘、周回也。囷囷、屈曲也。远望天井、如蜂之房。水溜天井中为涡、即瓦沟也。矗、高起貌。落、檐滴也。 ○此段写宫中楼阁之多。 ↩︎
自阿房渡渭、属之咸阳、以象天极。有长桥卧水波上、疑是为龙。然龙必有云、今无云、知非龙。 ↩︎
自殿下直抵南山之巅、架木为复道、若空中行。朱碧相照、疑是为虹。然虹必待霁、今不霁、知非虹。 ↩︎
言长桥复道、无从辨高低西东也。 ○此段写桥梁道路之远。 ↩︎
临台而歌、则响为之暖、如春光之融和。 ↩︎
舞罢闲散、则袖为之冷、如风雨之凄凉。 ↩︎
言非一日暖、一日冷、或一宫暖、一宫冷也、只一日一宫、其气候之变如此。 ○此段写宫殿歌舞之盛。 ↩︎
贫、 ↩︎
孕、 ↩︎
戕、 ○自皇后而下、为妃为嫔。又其次、则为媵为嫱。 ○六国宫妃。 ↩︎
六国公族。 ↩︎
辞六王之楼、下六王之殿。 ↩︎
连上声、 ↩︎
驾人以行曰辇。 ↩︎
早以声歌、夜以丝弦、转而为秦皇之宫人。 ○六句承上写歌舞、接下写美人。 ↩︎
疑其星、言镜之多。 ↩︎
还、 ↩︎
疑其云、言鬟之多。 ↩︎
言脂之多。 ↩︎
言香之多。 ↩︎
辘辘、车声。言车之多。比上增一句、参差。 ↩︎
缦、宽心也。天子车驾所至曰幸。 ↩︎
始皇在位三十六年。言终其身、而不得一见也。 ○此段写宫中美人之多。 ↩︎
收藏、经营、精英、指下金玉等言。 ○横写六国珍奇。 ↩︎
六国历久取掠于人、故多积如山。 ○竖写六国珍奇。 ↩︎
六国一旦不能自保其所有、尽输于秦。 ↩︎
撑、 ↩︎
力、 ○铛、釜属。砾、小石。谓视鼎如铛、玉如石、金如块、珠如砾也。 ↩︎
里、 ↩︎
以、 ○弃掷、言其多、不能尽庋阁于几席也。逦迤、连接也、言弃掷不止一处也。 ↩︎
言不惟秦皇、即秦民亦侈甚也。 ○此段写宫中珍奇之多。 ↩︎
人情不甚相远。 ↩︎
邻、 ↩︎
凤、 ↩︎
讴、 ↩︎
鸦、 ↩︎
总上极写。 ↩︎
独夫、指秦皇。 ○写秦止此。 ↩︎
陈涉乃戍卒、一呼而人响应。 ↩︎
汉高入函谷关。 ↩︎
项羽烧秦宫室。 ↩︎
一篇无数壮丽、只以四字了之。 ↩︎
断六国。 ↩︎
断秦。 ↩︎
痛惜六国。 ↩︎
秦止二世而亡。 ○痛惜秦。 ↩︎
言尽而意无穷。 ↩︎
韩愈 ↩︎
下二句、俱指仁义说。 ○起四语、具四法。 ↩︎
所谓道德云者、仁义而已。故以仁义为定名、道德为虚位。道德之实非虚、而道德之位则虚也。 ↩︎
如易言、君子道长、小人道消之类。 ↩︎
如易言、恒其德、贞。妇人吉、夫子凶之类。此所以谓之虚位也。 ↩︎
老子、大道废、有仁义。 ↩︎
见小、是老子病源。 ↩︎
忙中著此数语、如落叶惊湍、大有致趣。 ↩︎
许、 ↩︎
煦煦、小惠貌。孑孑、孤立貌。老子错认仁义、故以为小。 ↩︎
老子、道可道、非常道。又、上德不德、是以有德。老子不知有仁义、并错认道德。 ↩︎
老子平日谈道德、乃欲离却仁义、一味自虚无上去。曾不知道德自仁义中出、故据此辟之、已括尽全篇之意。 ↩︎
秦李斯、请吏官非秦记、皆烧之。非博士官所职而天下敢有收藏诗书百家语者、悉诣守尉杂烧之。 ↩︎
黄老、黄帝、老子也。汉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、文帝宗之。自是相传学道众矣。 ↩︎
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。以问于朝、而傅毅以佛对。帝遣使往天竺、得佛经及释迦像。自后佛法遍中夏焉。此特南举晋梁、北举魏隋也。 ↩︎
杨、墨、佛、老虽并点、只重佛老一边。 ↩︎
入于杨、墨、佛、老者、必出于圣人之学。主异端者、必以圣人为奴。附异端者、必以圣人为迂也。 ○此处说人从异端。衍此六句、方顿挫。 ↩︎
冷语收上。下又翻出佛老两段作波澜。 ↩︎
老者、佛者、谓治老佛之道者。如孟子所谓墨者是也。 ↩︎
为、治也。言治孔子之道者、喜佛老之怪诞、而自以儒道为小、而愿附之。 ↩︎
笔之于书、如庄子天运篇、孔子见老子而语仁义。老子曰、仁义憯然乃愤吾心、乱莫大焉、孔子归、三日不谈之类也。 ↩︎
重上一段作小束、宕甚。 ↩︎
端、始也。末、终也。佛老之说甚怪、而人好之。故反足以胜吾道。 ○数语是文章之要领。 ↩︎
添了佛老二种。 ↩︎
农、工、贾三句、紧顶上古今四句、总言佛老之害。 ↩︎
有此句、下面许多功用、便少不得。 ↩︎
害、指下文虫、蛇、禽、兽、饥、寒、颠、病等语。 ↩︎
见得天地间不可无圣人之道、有功于人、非佛老可及。 ↩︎
书、天降下民、作之君、作之师。 ↩︎
因、 ↩︎
连用十七个为之字、起伏顿挫、如层峰叠岚、如惊波巨浪。自不觉其重复。盖句法善转换也。 ○说出圣人许多实功、正见佛老之谬、全在下清净寂灭四字。 ↩︎
其言指老氏之书。 ↩︎
用反语束上文圣人治天下。许多条理、一句可以唤醒。 ↩︎
言人不若禽兽之有羽毛鳞介爪牙、必待圣人衣食之。若无圣人、岂能至今有人类乎。 ↩︎
提出君臣民三项、一正一反、以形佛老之无父无君。 ↩︎
其法、指佛老之教。而、汝也。 ↩︎
老言清净、佛言寂灭、此佛老之反于圣人处。 ↩︎
著此感慨一段、味便深长、文便鼓宕。 ↩︎
此老庄之语。 ↩︎
突入譬喻、破其清净、无为之说。 ↩︎
佛老托于无为、大学功在有为、二字尽折其谬。 ↩︎
佛老亦治心之学。 ↩︎
此佛老之无为。 ↩︎
极言佛老之祸天下、所以深恶而痛绝之。 ↩︎
紧接。 ↩︎
夫所谓至此一段、收拾前文、生发后文、绝妙章法。 ↩︎
格、 ↩︎
问语作态。 ↩︎
应非吾所谓道一段。是原道结穴。 ↩︎
轲之死一句、承上极有力。一篇精神在此。 ↩︎
荀卿、名况。赵人。尝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、序列着数万言而卒。汉、杨雄、字子云、所撰有法言十三卷。 ○故云孟子之后不得其传。 ↩︎
事行、谓得位以行道。说长、谓立言以明道也。 ○重下二句、是原道本意。 ↩︎
完矣、又一转。 ↩︎
佛老之道、不塞不止。圣人之道、不流不行。 ↩︎
僧道俱令还俗。 ↩︎
绝其惑人之说。 ↩︎
寺观改作民房。 ↩︎
同导、 ↩︎
以无佛老之害、故穷民皆得其所养。 ↩︎
两可字呼应作结、言有尽而意无穷。 ↩︎
韩愈 ↩︎
此孔子所谓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意。 ○二语是一篇之柱。 ↩︎
申上文作两对、是双关起法。 ↩︎
此三段语意、俱本孟子舜何人、予何人一段来。 ↩︎
只转说。一说便见波澜。 ↩︎
应一句。 ↩︎
从上段能字、生出善字。 ↩︎
顺势衍足上意。 ↩︎
亦转说。一说又作波澜。 ↩︎
应一句。 ○已上写古之君子作两扇、是宾。 ↩︎
一句折入。 ↩︎
亦作双关起法。 ↩︎
应一句。 ↩︎
应一句。 ○已上写今之君子、作两扇、是主。亦只就能善二字、翻弄成文、妙。 ↩︎
文极滔滔莽莽、有一泻千里之势。不意从此闲忽作一小束、何等便捷。是文章中深于开合之法者。 ↩︎
急转。 ↩︎
怠忌二字、切中今人病痛。下文只说忌者、而怠者自可知、惟怠故忌也。 ○方说到本题、此为毁之根也。 ↩︎
又作一飏、生下二比。 ↩︎
总撇上三句。 ↩︎
良士一段、是主中之宾。 ↩︎
总撇上三句。 ↩︎
悦、 ↩︎
非良士一段、是主中之主。 ○两意形出忌字、以原毁者之情、委婉曲折、词采若画。 ↩︎
原毁篇、到末才露出毁字。大都详与廉、毁之枝叶。怠与忌、毁之本根。不必说毁、而毁意自见。 ↩︎
慨然有余思。 ↩︎
韩愈 ↩︎
麟、麇身、牛尾、马蹄、一角、毛虫之长、王者之瑞也。 ○先立一句、灵字伏德字。 ↩︎
诗、麟之趾。春秋、鲁哀公十三年、西狩获麟。传记百家、谓史传所记、及诸子百家也。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瑞、正见其昭昭处。 ○一转。 ↩︎
知其为祥、不可知其为麟、所以为灵。 ○二转。 ↩︎
猎、 ↩︎
既不可知其为麟、则谓麟为不祥之物、亦无足怪。 ○三转。 ↩︎
帝王之世、麟在郊薮。 ↩︎
麟必待有知麟之圣人而后出、麟固无有谓其不祥者。 ○四转。 ↩︎
以德句、正与为灵昭昭句相应。德字、即灵字之意。惟德故灵也。 ↩︎
若出非其时、则失其所以为麟矣、何祥之有。 ○五转。 ○上不祥、是天下不知麟也、非麟之咎也。此不祥、真麟之罪也、非天下之咎也。 ↩︎
韩愈 ↩︎
嘘气、虚口出气也。云为龙之所自有、故弗能灵于龙。 ○一节、言龙之灵。轻。下急转。 ↩︎
博、 ↩︎
影、 ↩︎
骨、 ↩︎
茫洋云水之气、极乎穹苍、日月为之掩蔽、光影为之伏藏、雷电为之震动、其变化风雨、则水遍乎下土、陵谷为之汩没、云亦灵怪极矣。 ○二节、言云之灵。重。 ↩︎
三节、申言龙之灵。轻。下急转。 ↩︎
四节、申言云之灵。重。 ↩︎
云为龙之嘘气、故曰自为。 ○五节、言龙能为云、若无龙、则亦无云矣。轻。 ↩︎
易、云从龙、风从虎、圣人作而万物睹。 ↩︎
六节、言龙必有云。若无云、则亦非龙矣。重。 ↩︎
韩愈 ↩︎
洛、 ↩︎
伯乐、秦穆公时人、姓孙、名阳、善相马。此以伯乐喻知己、以千里马喻贤士。 ○一叹。 ↩︎
二叹。 ↩︎
辨平声、 ↩︎
骈、并也。 ○三叹。 ↩︎
嗣、 ↩︎
拗一笔。 ↩︎
四叹。 ○千里二字、凡七唱、感慨悲婉。 ↩︎
五叹、总结。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