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梅直讲书 #
轼每读《诗》至《鸱鸮》,读《书》至《君奭》,常窃悲周公之不遇。2及观《史》,3见孔子厄于陈、蔡之间,而弦歌之声不绝,颜渊、仲由之徒相与问答。夫子曰:“‘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’吾道非耶?吾何为于此?”颜渊曰:“夫子之道至大,故天下莫能容。虽然,不容何病?不容然后见君子。”夫子油然而笑曰:“回,使尔多财,吾为尔宰。”夫天下虽不能容,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。4乃今知周公之富贵,有不如夫子之贫贱。夫以召公之贤,以管、蔡之亲,而不知其心,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?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,皆天下之贤才,则亦足以乐乎此矣。5
轼七、八岁时,始知读书,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,其为人如古孟轲、韩愈之徒;6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,而与之上下其议论。7其后益壮,始能读其文词,想见其为人。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,而自乐其乐也。8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,9求升斗之禄,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。来京师逾年,未尝窥其门。10今年春,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,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,轼不自意获在第二。既而闻之,执事爱其文,以为有孟轲之风,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,是以在此。11非左右为之先容,非亲旧为之请属,12而向之十余年间,闻其名而不得见者,一朝为知己。13退而思之,人不可以苟富贵,亦不可以徒贫贱。14有大贤焉而为其徒,则亦足恃矣。15苟其侥一时之幸,从车骑数十人,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,亦何以易此乐也!16传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”,盖“优哉游哉,可以卒岁”。17执事名满天下,而位不过五品,其容色温然而不怒,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,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,轼愿与闻焉。18
此书叙士遇知己之乐。遂首援周公有管、蔡之流言,召公之不悦以形起,而自比于圣门之徒。长公之推尊梅公,与阴自负意,亦极高矣。细看此文,是何等气象,何等采色!其议论真足破千古来俗肠。绝妙。
喜雨亭记 #
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20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21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22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23叔孙胜敌,以名其子。24其喜之大小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25
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,引流种树,以为休息之所。26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27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28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29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30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,31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32而吾亭适成。33
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34客而告之,35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36曰:‘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’十日不雨可乎?37曰:‘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’无麦无禾,岁且荐38饥,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。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39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,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。其又可忘耶?” 40
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41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伊谁之力?42民曰太守。太守不有,归之天子。天子曰不然,归之造物。造物不自以为功,归之太空。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” 43
只就「喜雨亭」三字,分写、合写、倒写、顺写、虚写、实写,即小见大,以无化有。意思愈出而不穷,笔态轻举而荡漾,可谓极才人之雅致矣。
凌虚台记 #
国于南山之下,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。45四方之山,莫高于终南,46而都邑之丽山者,莫近于扶风。47以至近求最高,其势必得。而太守之居,未尝知有山焉。虽非事之所以损益,而物理有不当然者。48此凌虚之所为筑也。49
方其未筑也,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,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,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50也,曰:“是必有异。”51使工凿其前为方池,以其土筑台,高出于屋之檐而止。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,恍然不知台之高,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。52公曰:“是宜名凌虚。”53以告其从事苏轼,而求文以为记。54
轼复于公曰:“物之废兴成毁,不可得而知也。55昔者荒草野田,霜露之所蒙翳,狐虺之所窜伏。方是时,岂知有凌虚台耶?56废兴成毁,相寻于无穷,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,皆不可知也。57尝试与公登台而望,其东则秦穆之祈年、橐泉也,58其南则汉武之长杨、五柞,59而其北则隋之仁寿、唐之九成也。60计其一时之盛,宏杰诡丽,坚固而不可动者,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!61然而数世之后,欲求其仿佛,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,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,而况于此台欤!62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,而况于人事之得丧、忽往而忽来者欤?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,则过矣。63盖世有足恃者,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。”64既以言于公,退而为之记。
通篇只是兴成废毁二段,一写再写,悲歌慷慨,使人不乐。然在我有足恃者,何不乐之有?盖其胸中实有旷观达识,故以至理出为高文。若认作一篇讥太守文字,恐非当日作记本旨。
超然台记 #
凡物皆有可观。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。66非必怪奇伟丽者也,𫗦糟啜醨,67皆可以醉,果蔬草木,皆可以饱。推此类也,吾安往而不乐?68
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,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。人之所欲无穷,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。69美恶之辨战于中,而去取之择交乎前,则可乐者常少,而可悲者常多。70是谓求祸而辞福。71夫求祸而辞福,岂人之情也哉?物有以盖之矣。72彼游于物之内,而不游于物之外。73物非有大小也,自其内而观之,未有不高且大者也。彼挟其高大以临我,则我常眩乱反复,74如隙中之观斗,又乌知胜负之所在?75是以美恶横生,而忧乐出焉,可不大哀乎!76
予自钱塘移守胶西,77释舟楫之安,而服车马之劳;去雕墙之美,而庇采椽之居;78背湖山之观,而行桑麻之野。79始至之日,岁比不登,盗贼满野,狱讼充斥,而斋厨索然,日食杞菊,80人固疑予之不乐也。81处之期年,而貌加丰,发之白者日以反黑。予既乐其风俗之淳,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。82于是治其园囿,洁其庭宇,伐安丘、高密之木,83以修补破败,为苟完之计。而园之北,因城以为台者旧矣,稍葺而新之。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84南望马耳、常山,85出没隐见,若近若远,庶几有隐君子乎?86而其东则庐山,87秦人卢敖88之所从遁也。89西望穆陵,90隐然如城郭,师尚父、91齐威公92之遗烈犹有存者。93北俯潍水,94慨然太息,思淮阴95之功,而吊其不终。96台高而安,深而明,夏凉而冬温,97雨雪之朝,风月之夕,予未尝不在,客未尝不从。98撷99园疏,取池鱼,酿100秫101酒,瀹脱粟而食之,曰:“乐哉!游乎!”102
方是时,予弟子由,适在济南,闻而赋之,且名其台曰“超然”。103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,盖游于物之外也。104
是记先发超然之意,然后入事。其叙事处,忽及四方之形胜,忽入四时之佳景,俯仰情深,而总归之一乐。真能超然物外者矣。
放鹤亭记 #
熙宁106十年秋,彭城 107大水。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,水及其半扉。108明年春,水落,迁于故居之东、东山之麓。109升高而望,得异境焉,作亭于其上。110彭城之山,冈岭四合,隐然如大环,独缺其西一面,而山人之亭,适当其缺。111春夏之交,草木际天,秋冬雪月,千里一色,风雨晦明之间,俯仰百变。112山人有二鹤,甚驯 113而善飞,114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,纵其所如,或立于陂 115田,116或翔于云表,暮则傃117东山而归,118故名之曰“放鹤亭”。 119
郡守苏轼,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,饮酒于斯亭而乐之。120挹山人而告之,121曰:“子知隐居之乐乎?虽南面之君,未可与易也。122《易》曰:‘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’123《诗》曰:‘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’124盖其为物清远闲放,超然于尘埃之外,故《易》、《诗》人以比贤人君子。隐德之士,狎而玩之,宜若有益而无损者,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。125周公作《酒诰》,126卫武公作《抑》戒,127以为荒惑败乱,无若酒者,而刘伶、阮籍之徒,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。128嗟夫!南面之君,虽清远闲放如鹤者,犹不得好,好之则亡其国。而山林遁世之士,虽荒惑败乱如酒者,犹不能为害,而况于鹤乎?由此观之,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。”129
山人欣然而笑曰:“有是哉!” 130乃作放鹤、招鹤之歌曰:“鹤飞去兮西山之缺,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。翻然敛翼,宛将集兮,忽何所见,矫然而复击。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,啄苍苔而履白石。131鹤归来兮东山之阴。其下有人兮,黄冠草履,葛衣而鼓琴。躬耕而食兮,其余以汝饱。归来归来兮,西山不可以久留。”132
记放鹤亭,却不实写隐士之好鹤。乃于题外寻出「酒」字,与「鹤」字作对。两两相较,真见得南面之乐无以易隐居之乐。其得心应手处,读之最能发人文机。
石钟山记 #
《水经》云:“彭蠡134之口有石钟山焉。”135郦136元137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138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139今以钟磬置水中,虽大风浪不能鸣也,而况石乎!140至唐李渤141始访其遗踪,得双石于潭上,扣而聆之,南声函胡,142北音清越,143枹144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145自以为得之矣。146然是说也,余尤疑之。147石之铿然有声者,所在皆是也,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148
元丰149七年六月丁丑,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,150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,151送之至湖口,因得观所谓石钟者。寺僧使小童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,硿硿152然。153余固笑而不信也。154至其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。大石侧立千尺,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;而山上栖鹘,155闻人声亦惊起,磔磔156云霄间;又有若老人欬157且笑于山谷中者,或曰:“此鹳鹤也。”158余方心动欲还,159而大声发于水上,噌160吰161如钟鼓不绝。162舟人大恐。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,163不知其浅深,微波入焉,涵澹164澎165湃166而为此也。167舟回至两山间,将入港168口,有大石当中流,可坐百人,空中而多窍,与风水相吞吐,有窾169坎镗170鞳171之声,172与向之噌吰者相应,如乐作焉。173因笑谓迈曰:“汝识之乎?噌吰者,周景王之无射174也;175窾坎镗鞳者,魏庄子之歌钟也。176古之人不余欺也! ”177
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178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179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,故莫能知;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,此世所以不传也。180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。181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182
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,始失于旧注之不详,继失于浅人之俗见。千古奇胜,埋没多少!坡公身历其境,闻之真,察之晰,从前无数疑案,一一破明。悦心快目!
潮州韩文公庙碑 #
匹夫而为百世师,一言而为天下法。184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,关盛衰之运。185其生也,有自来;186其逝也,有所为。187故申、吕自岳降,188傅说为列星,189古今所传,不可诬也。190孟子曰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。191是气也,寓于寻常之中,而塞乎天地之闲。”卒192然遇之,则王公失其贵,晋、楚失其富,良、平193失其智,贲、育194失其勇,仪、秦195失其辩,196是孰使之然哉?197其必有不依形而立,不恃力而行,不待生而存,不随死而亡者矣。198故在天为星辰,在地为河岳。幽则为鬼神,而明则复为人。此理之常,无足怪者。199
自东汉以来,道丧文弊,异端并起,历唐贞观200、开元201之盛,辅以房、202杜、203姚、204宋205而不能救206。独韩文公起布衣,谈笑而麾之,天下靡然从公,复归于正,207葢三百年于此矣。208文起八代之衰,209而道济天下之溺,210忠犯人主之怒,211勇夺三军之帅。212岂非参天地,关盛衰,浩然而独存者乎?213
盖尝论天人之辨,以谓人无所不至,214惟天不容伪。215智可以欺王公,216不可以欺豚鱼。217力可以得天下,218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。219故公之精诚,能开衡山之云,220而不能回宪宗之惑。221能驯222鳄鱼之暴,223而不能弭224皇甫镈225、李逢吉之谤。226能信于南海之民,庙食百世,227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。228盖公之所能者,天也。其所不能者,人也。229
始潮人未知学,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。自是潮之士,皆笃于文行,延及齐民,230至于今,号称易治。信乎孔子之言:“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”231潮人之事公也,饮食必祭,水旱疾疫,凡有求,必祷焉。232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,民以出入为艰。前太守欲请诸朝,作新庙,不果。元祐233五年,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,凡所以养士治民者,一以公为师。民既悦服,234则出令曰:“愿新公庙者听。”235民欢趋之。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,期年而庙成。236
或曰:“公去国万里,而谪于潮,不能一岁而归。237没而有知,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。”轼曰:“不然。公之神在天下者,如水之在地中,无所往而不在也。238而潮人独信之深,思之至,焄239蒿凄怆,240若或见之。譬如凿井得泉,而曰水专在是,岂理也哉!”241
元丰242元年,诏封公昌黎伯,243故榜曰:昌黎伯韩文公之庙。244潮人请书其事于石,245因作诗以遗之,使歌以祀公。其辞曰:
作书诋佛讥君王,258要观南海窥衡、湘,259历舜九嶷260吊英皇,261
韩公贬于潮,而潮祀公为神。盖公之生也,参天地,关盛衰,故公之没也,是气犹浩然独存。东坡极力推尊文公,丰词瓌调,气焰光采,非东坡不能为此,非韩公不足当此。千古奇观也。
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#
臣等猥272以空疏,备员讲读,273圣明天纵,学问日新,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,心欲言而口不逮,以此自愧,莫知所为。274窃谓人臣之纳忠,譬如医者之用药,药虽进于医手,方多传于古人。若已经效于世间,不必皆从于己出。275
伏见唐宰相陆贽,才本王佐,学为帝师。论深切于事情,言不离于道德。智如子房,而文则过,辩如贾谊,而术不疏。上以格君心之非,下以通天下之志。276三代已还,一人而已。但其不幸,仕不遇时,277德宗以苛刻为能,而贽谏之以忠厚。德宗以猜疑为术,而贽劝之以推诚。德宗好用兵,而贽以消兵为先。德宗好聚财,而贽以散财为急。至于用人听言之法,治边驭将之方,罪己以收人心,改过以应天道,去小人以除民患,惜名器以待有功,如此之流,未易悉数。278可谓进苦口之药石,针害身之膏肓。279使德宗尽用其言,则贞观280可得而复。281
臣等每退自西阁,282即私相告言,以陛下圣明,必喜贽议论,但使圣贤之相契,即如臣主之同时。283昔冯唐论颇、牧之贤,则汉文为之太息。284魏相条晁、285董之对,则孝宣以致中兴。286若陛下能自得师,莫若近取诸贽。287夫六经三史、288诸子百家,非无可观,皆足为治。但圣言289幽远,末学290支离,譬如山海之崇深,难以一二而推择。如贽之论,开卷了然。聚古今之精英,实治乱之龟鉴。291臣等欲取其奏议,稍加校正,缮写进呈。愿陛下置之坐隅,如见贽面,反复熟读,如与贽言。必能发圣性之高明,成治功于岁月。292臣等不胜区区之意。取进止。
东坡说宣公,便学宣公文章。讽劝鼓舞,激扬动人。宣公当时不见知于德宗,庶几今日受知于陛下,与其观六经诸子于崇深,不如读宣公奏议之切当,尤使人主有欣然向往,恨不同时之想。
前赤壁赋 #
壬戌294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295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296举酒属297客,诵《明月》之诗,歌《窈窕》之章。298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299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300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301浩浩乎如冯302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30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304
于是饮酒乐甚,305扣舷306而歌之。307歌曰:“桂棹兮兰桨,308击空明兮溯309流光。310渺渺兮予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”311客有吹洞箫者312,依歌而和之。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,余音袅袅,313不绝如缕,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314妇。315苏子愀316然,正襟危坐而问客曰:“何为其然也?”317客曰:“‘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’,此非曹孟德之诗乎?318西望夏口,东望武昌,319山川相缪,320郁乎苍苍,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321方其破荆州,322下江陵,323顺流而东也,舳324舻325千里,旌旗蔽空,酾326酒临江,横槊327赋诗328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32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,侣鱼虾而友麋鹿,驾一叶之扁330舟,331举匏樽以相属。332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333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334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335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”336
苏子曰: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337逝者如斯,338而未尝往也;339盈虚者如彼,340而卒莫消长也。34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34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?343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344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345耳得之而为声,346目遇之而成色,347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348
客喜而笑,349洗盏更酌。肴核既尽,杯盘狼藉。350相与枕藉351乎舟中,不知东方之既白。352
欲写受用现前无边风月,却借吹洞箫者发出一段悲感,然后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。了悟风月不死,先生不亡也。
后赤壁赋 #
是岁354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355二客从予,过黄泥之坂。356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357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358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359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。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360客曰:“今者薄361暮,362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乎?”363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364
于是携酒与鱼,复游于赤壁之下。365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,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366曾日月之几何,而江山不可复识矣!367予乃摄衣而上,368履巉岩,369披蒙茸,370踞虎豹,371登虬372龙,373攀栖鹘之危巢,374俯冯375夷之幽宫376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377划然长啸,378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379予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380反而登舟,381放乎中流,听其所止而休焉。382时夜将半,四顾寂寥。适有孤鹤,横江东来,翅如车轮,玄裳缟衣,戛383然长鸣,掠予舟而西也。384
须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385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乐乎?”386问其姓名,俛387而不答。呜呼噫嘻!我知之矣!“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耶?”道士顾笑,予亦惊寤。388开户视之,不见其处。389
前篇写实情实景,从“乐”字领出歌来。此篇作幻境幻想,从“乐”字领出叹来。一路奇情逸致,相逼而出。与前赋同一机轴,而无一笔相似。读此两赋,胜读《南华》一部。
三槐堂铭 #
天可必乎?贤者不必贵,仁者不必寿。天不可必乎?仁者必有后。二者将安取衷哉?391吾闻之申包胥392曰:“人定者胜天,天定亦能胜人。”393世之论天者,皆不待其定而求之,故以天为茫茫。善者以怠,恶者以肆。盗跖之寿,孔、颜之厄,此皆天之未定者也。394松柏生于山林,其始也,困于蓬蒿,厄于牛羊;而其终也,贯四时,阅千岁而不改者,其天定也。395善恶之报,至于子孙,则其定也久矣。396吾以所见所闻考之,而其可必也,审矣。397
国之将兴,398必有世德之臣,厚施而不食其报,399然后其子孙,能与守文太平之主,共天下之福。400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401,显于汉、周之际,历事太祖、太宗,文武忠孝,402天下望以为相,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。403葢尝手植三槐于庭,曰:“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。”404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,405相真宗皇帝于景德、祥符406之闲。407朝廷清明,天下无事之时,享其福禄荣名者,十有八年。408
今夫寓物于人,明日而取之,有得有否;409而晋公修德于身,责报于天,取必于数十年之后,如持左契,交手相付。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。410吾不及见魏公,而见其子懿敏公,411以直谏事仁宗皇帝,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,位不满其德。天将复兴王氏也欤?何其子孙之多贤也!412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413者,414其雄才直气,真不相上下。415而栖筠之子吉甫,其孙德裕,功名富贵,略与王氏等,416而忠恕仁厚,不及魏公父子。417由此观之,王氏之福,葢未艾也。418
懿敏公之子巩,419与吾游,420好德而文,以世其家。吾是以录之。421铭曰:“呜呼休哉! 魏公之业,与槐俱萌; 封植之勤,必世乃成。 既相真宗,四方砥平。 归视其家,槐阴满庭。 吾侪小人,朝不及夕。 相时射利,皇恤厥德; 庶几侥幸,不种而获。 不有君子,其何能国? 王城之东,晋公所庐; 郁郁三槐,惟德之符。 呜呼休哉!”422
起手以可必不可必两设疑局,作诘问体。次乃说出有未定之天,有一定之天,历世数来,乃见人事既尽,然后可以取必于天心。此长公作铭微意。王氏勋业,与槐俱萌,实与此文而俱永。
方山子传 #
方山子,光黄间隐人也。424少时,慕朱家、郭解425为人,闾里之侠皆宗之。426稍壮,折节读书,欲以此驰骋当世,427然终不遇。428晚乃遁于光黄间,曰岐亭。429庵居蔬食,不与世相闻,弃车马,毁冠服,徒步往来,山中人莫识也。430见其所著帽,方耸而高,曰:“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?”因谓之方山子。431
余谪居于黄,432过岐亭,适见焉,曰:“呜呼,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,433何为而在此?”434方山子亦矍435然,问余所以至此者,436余告之故。437俯而不答,仰而笑,438呼余宿其家。环堵萧然,而妻子奴婢,皆有自得之意;439余既耸然异之。440
独念方山子少时,使酒好剑,用财如粪土。441前十九年,余在岐山,见方山子从两骑,挟二矢,游西山。鹊起于前,使骑逐而射之,不获;方山子怒马独出,一发得之。44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,及古今成败,自谓一时豪士。443今几日耳,精悍之色,犹见于眉间,而岂山中之人哉?444然方山子世有勋阀,445当得官,使从事于其间,今已显闻。446而其家在洛阳,园宅壮丽,与公侯等;河北有田,歳得帛千匹,亦足以富乐。447皆弃不取,独来穷山中,此岂无得而然哉?448余闻光黄间多异人,往往佯狂垢污,不可得而见,方山子傥见之欤!449
前幅自其少而壮而晚,一一顺叙出来。中间独念方山子一转,由后追前,写得十分豪纵,亦不见与前重复,笔墨高绝。末言舍富贵而甘隐遁,为有得而然,乃可称为真隐人。
六国论 #
上枢密韩太尉书 #
黄州快哉亭记 #
寄欧阳舍人书 #
赠黎安二生序 #
读孟尝君传 #
同学一首别子固 #
游褒禅山记 #
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#
君讳平,字秉之,姓许氏。余尝谱其世家,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。459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,而自少卓荦不羁,善辩说,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。460宝元461时,朝廷开方略之选,以招天下异能之士,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、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,于是得召试,为太庙斋郎,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。462
贵人多荐君有大才,可试以事,不宜弃之州县。君亦尝慨然自许,欲有所为。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。噫!其可哀也已。463
士固有离世异俗,独行其意,骂讥、笑侮、困辱而不悔,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,其龃464龉465固宜。466若夫智谋功名之士,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,而辄不遇者,乃亦不可胜数。467辩足以移万物,而穷于用说468之时;谋足以夺三军,而辱于右武之国,此又何说哉?469嗟乎!彼有所待而不悔者,其知之矣。470
君年五十九,以嘉祐471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。夫人李氏。子男瑰,472不仕;璋,真州司户参军;琦,太庙斋郎;琳,进士。女子五人,已嫁二人,进士周奉先、泰州泰兴令陶舜元。
铭曰:有拔而起之,莫挤而止之。473呜呼许君!而已于斯,谁或使之?474
起手叙事,以后痛写淋漓,无限悲凉。总是说许君才当大用,不宜以泰州海陵县主簿终,此作铭之旨也。文情若疑若信,若近若远,令人莫测。
苏轼 ↩︎
《鸱鸮》,《国风》篇名。周公相成王,管、蔡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。故周公东征二年,而成王犹未知周公之意,公乃作《鸱鸮》之诗以贻王。《君奭》,《周书》篇名。君者,尊之之称。奭,召公名也。成王幼,周公摄政,当国践祚。召公疑之,乃作《君奭》。○劈头叹周公起,奇绝。 ↩︎
《史记》。 ↩︎
接手又羡孔子,更奇。○通篇以“乐”字为主。 ↩︎
富贵而不乐,贫贱而足乐,此周公所以不如夫子也。○双收周公、孔子,暗以孔子比欧、梅,以其徒自比,意最高,而自处亦高。 ↩︎
先出欧阳公。 ↩︎
次出梅公。 ↩︎
欧、梅之乐只虚写,妙。 ↩︎
即作诗及词、赋之类。 ↩︎
欲写其得见,先写其不得见。文势开拓。 ↩︎
嘉祐二年,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,疾时文之诡异,思有以救之。梅圣俞时与其事,得公《论刑赏》以示文忠,文忠惊喜,以为异人。欲以冠多士,疑曾子固所为——子固,文忠门下士也——乃置公第二。○“不为世俗之文”,应上“脱去世俗之乐”,正见知己处。 ↩︎
祝。 ↩︎
以上叙欧、梅之识拔,自己之遭遇,极为淋漓酣畅。 ↩︎
应前富贵、贫贱。 ↩︎
占地步多少。 ↩︎
自东坡说出自己之真乐,乃一篇之关键。 ↩︎
引成语四句收住。 ↩︎
末复以“乐乎斯道”专颂梅公,是“乐”字结穴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起笔便将“喜雨亭”三字拆开,倒点出,已尽一篇之意。 ↩︎
释所以志喜之意。 ↩︎
唐叔得禾,异母同颖,献之成王。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。周公嘉天子之命,作《嘉禾》。 ↩︎
汉武帝元狩六年夏,得宝鼎汾水上,改元为元鼎元年。 ↩︎
鲁文公十一年,叔孙得臣获长狄侨如,乃名其子曰侨如。 ↩︎
引古为证。 ↩︎
先记作亭。 ↩︎
纵一笔,下便可用“既而”字转,文始曲折。 ↩︎
跌一句,借“忧”字形出“喜”字。 ↩︎
又跌一句。 ↩︎
次记雨。 ↩︎
“庆”、“歌”、“忭”三字,易法。 ↩︎
次记喜。 ↩︎
紧接此句,妙。雨更不可不喜,喜更不可不志,志喜更不可不以名亭在此。 ↩︎
祝。 ↩︎
开出波澜。 ↩︎
更五日也。 ↩︎
更十日也。 ↩︎
同荐。 ↩︎
以无雨之可忧,形出得雨之可乐。 ↩︎
应前“示不忘”,结住。 ↩︎
如。 ↩︎
一眼注著亭,却不肯一笔便说亭。 ↩︎
歌非余文。盖喜雨固必志,而志喜雨何故却于亭?此理还未说出,因借歌以发之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笔亦凌虚而起。 ↩︎
终南山,在陕西西安府。 ↩︎
丽,附也。 ↩︎
应“宜若”句。 ↩︎
点出台。 ↩︎
计。 ↩︎
叙未筑台之先。 ↩︎
叙既筑台之后。“恍然不知”二句,正写凌虚意。 ↩︎
点出名台。 ↩︎
点出作记。 ↩︎
提句寄想甚远。 ↩︎
台从无而有,是说兴、成。 ↩︎
台自有而无,是说废、毁。 ↩︎
祈年、橐泉,皆宫名。 ↩︎
昨。○长杨,较猎之所。五柞,祀神宫。 ↩︎
仁寿,隋文宫名。九成,唐太宗所建宫,以避暑。 ↩︎
例兴、成。 ↩︎
例废、毁。○凭吊今古,唏嘘感慨,欲歌欲泣。 ↩︎
推进一层说。 ↩︎
托意有在,而不说出,妙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“乐”字,是一篇主意。 ↩︎
醨,薄酒。 ↩︎
此即蔬食饮水乐在其中,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意。○一起便见超然。 ↩︎
指富贵利达。 ↩︎
不超然则不乐。 ↩︎
福可喜,祸可悲,今以求福辞祸之故,而多悲少乐,是求祸辞福也。 ↩︎
盖,蔽也。○承上起下。 ↩︎
反超然说。 ↩︎
即《孟子》“勿视其巍巍”之意。 ↩︎
喻眼界之小。[fn:]此段言游于物之内,则因其美恶而生忧乐;游于物之外,则无所往而不乐。 ↩︎
此段言游于物之内,则因其美恶而生忧乐;游于物之外,则无所往而不乐。 ↩︎
钱塘,属浙江杭州。胶西,即胶州,属山东莱州。○入题。 ↩︎
采椽不斫。 ↩︎
安得超然。 ↩︎
春食苗,夏食叶,秋食花,冬食根。○安得超然。 ↩︎
反跌一句,起下文。 ↩︎
正写己之安往而不乐。 ↩︎
安丘、高密,二县名。 ↩︎
叙完作台事。○上写因乐而有台,下写因台而得乐。“放意肆志”四字,正为“乐”字写照。上下关锁。 ↩︎
二山名。秦汉间,高人多隐于此。 ↩︎
南。 ↩︎
即秦始皇遣卢生入海,求羡门子高者。 ↩︎
秦博士。 ↩︎
东。 ↩︎
关名。《左传》:齐桓公曰:“赐我先君履,南至於穆陵。”即此。 ↩︎
太公。 ↩︎
即桓公。 ↩︎
西。 ↩︎
韩信与龙且战,夹潍水而阵。即此。 ↩︎
韩信封淮阴侯。 ↩︎
北。○凭今吊古,感慨淋漓,超然山水之外。 ↩︎
写台。 ↩︎
写人。 ↩︎
贤入声。 ↩︎
娘去声。 ↩︎
术。 ↩︎
撷,捋取也。酝酒为酿。秫,稷之粘者,即糯也。瀹,粗熟而出之也。脱粟,才脱谷而已,言不精凿也。○写人与台之日用平常。○“乐”字一振。 ↩︎
点台名字。 ↩︎
应前“安往而不乐”及“游于物之外”句。超然之意,得此一结,更畅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神宗年号。 ↩︎
彭城,今徐州是。 ↩︎
云龙山,在州城南,张天骥隐此。 ↩︎
六。○麓,山足。 ↩︎
先点作亭。 ↩︎
承写因异境作亭。 ↩︎
又从异境上摹写一番。 ↩︎
旬。 ↩︎
驯,顺习也。 ↩︎
卑。 ↩︎
泽障曰陂。 ↩︎
素。 ↩︎
傃,向也。 ↩︎
次点名亭。○二段叙事,错落多致。 ↩︎
藏“饮酒”二字,作后案。 ↩︎
挹,酌也。 ↩︎
三句,是一篇纲领。 ↩︎
《易·中孚》九二爻辞。言九二中孚之实,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实应之,如鹤鸣于幽隐之处,而其子自和之也。 ↩︎
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之篇。皋,泽中水溢出所为坎,从外数至九,喻深远也。言鹤之鸣在于九皋,至深远矣,而声则闻于天。犹德至幽,而有至著者焉。 ↩︎
卫懿公好鹤,出则鹤乘轩而行。一日,敌患,欲御之,皆曰:“公有鹤,何不以御敌,乃烦吾为。”遂亡国。 ↩︎
《酒诰》,《周书》篇名。商受酗酒,天下化之。妹土,商之都邑,其染恶尤甚,武王以其地封康叔,故周公作《酒诰》以教之。 ↩︎
《抑》戒,即《诗·大雅·抑》之篇。卫武公行年九十有五,作《抑》戒以自儆。其三章云:“颠覆厥德,荒湛于酒。” ↩︎
晋刘伶、阮籍,崇尚虚无,轻蔑礼法,纵酒昏酣,遗落世事。与阮咸、山涛、向秀、王戎、嵇康,为“竹林七贤”。○引鹤,从上名亭来。引酒,从上饮酒来。 ↩︎
应上“隐居之乐”三句。远想远韵,笔势澜翻。 ↩︎
仍就山人作收。 ↩︎
歌放鹤。 ↩︎
歌招鹤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里。 ↩︎
彭蠡,即鄱阳湖。○引《水经》起,更典实。 ↩︎
力。 ↩︎
郦道元,注《水经》。 ↩︎
一说。 ↩︎
人疑。 ↩︎
一驳,伏下“简”字案 ↩︎
少室山人,唐顺宗征为左拾遗,称疾不至。 ↩︎
宫音。 ↩︎
商音。 ↩︎
浮。 ↩︎
枹,鼓槌也。 ↩︎
一说。 ↩︎
余疑。 ↩︎
一驳,伏下“陋”字案。 ↩︎
神宗年号。 ↩︎
齐安、临汝,皆邑名。 ↩︎
时公之长君苏迈,为饶州府德兴县尉。 ↩︎
空。 ↩︎
此即李渤之故智。 ↩︎
仍然是疑,转下有势。 ↩︎
兀。 ↩︎
窄。 ↩︎
慨。 ↩︎
一段点缀奇景,惨淡凄其,侵人毛发。伏下“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”句。 ↩︎
折笔妙。 ↩︎
增。 ↩︎
宏。 ↩︎
噌吰,钟声。 ↩︎
去声。 ↩︎
谈。 ↩︎
烹。 ↩︎
派。 ↩︎
一处见闻得其实。 ↩︎
讲。 ↩︎
款。 ↩︎
汤。 ↩︎
榻。 ↩︎
窾坎镗鞳,钟鼓声。 ↩︎
两处见闻得其实。 ↩︎
亦。 ↩︎
无射,周景王所铸钟名。 ↩︎
魏庄子,晋大夫。○两处石声,与古钟声无异。 ↩︎
始知古人以钟名石为不谬。 ↩︎
人谓石置水中不能鸣,盖臆断耳。 ↩︎
简。 ↩︎
破“人常疑之”句。 ↩︎
破“余尤疑之”句。 ↩︎
结出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东坡作此碑,不能得一起头,起行数十遭,忽得此两句。是从古来圣贤,远远想入。 ↩︎
用是皆二字接,包括古今圣贤多少。 ↩︎
生不苟生。 ↩︎
死不苟逝。 ↩︎
大雅,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甫,即吕也;书吕刑,礼记作甫刑,而孔氏以为吕侯,后为甫侯是也。申,申伯也。生有自来。 ↩︎
庄子,传说乘东维,骑箕尾,而比于列星。逝有所为。 ↩︎
略证顿住。 ↩︎
忽然提出气字来。 ↩︎
猝 ↩︎
张良,陈平。 ↩︎
孟贲,夏育。 ↩︎
张仪,苏秦。 ↩︎
一遇是气,则贵富智勇辨,皆无所用,才见浩然。 ↩︎
顿上起下,有力。 ↩︎
叠四语,刻画气字。 ↩︎
以上言古今圣贤殁后必为神。是一篇之目。 ↩︎
太宗年号。 ↩︎
明皇年号。 ↩︎
玄龄。 ↩︎
如晦。 ↩︎
崇。 ↩︎
璟。 ↩︎
折入。 ↩︎
文公排异端,明天道,正人心,布衣而挽回世教,其功尤烈。 ↩︎
宕句得神。 ↩︎
八代,东汉,魏,晋,宋,齐,梁,陈,隋。 ↩︎
公原道等篇,奥衍宏深,障百川,回狂澜,所以救济人心之溺。 ↩︎
宪宗迎佛骨入禁中,公上表极谏,帝怒,贬潮州。 ↩︎
镇州乱,杀帅洪正,而立王廷凑,诏公宣抚,众皆危之。公至,对廷凑力折其党。四句,说尽韩公一生。 ↩︎
应前结住。提笔再起。 ↩︎
可以智力胜。 ↩︎
必以精诚感。总二句。 ↩︎
人。 ↩︎
易,中孚彖曰,信及豚鱼。天。 ↩︎
人。 ↩︎
天。四句,承上启下。 ↩︎
公有谒衡山有岳庙诗云,我来正逢秋雨节,阴气晦昧无清风。潜心默祷若有应,岂非正直能感通。须臾尽扫众峰出,仰天突兀撑晴空。是诚能开衡山之云也。天。 ↩︎
谓贬潮州。人。 ↩︎
旬, ↩︎
潮州鳄鱼为患,公为文投水中,是夕暴风震电起溪中,数日水尽涸,西徙六百里。天。 ↩︎
米, ↩︎
博, ↩︎
宪宗得公潮州谢表,颇感悔,欲复用之,镈忌公,奏改袁州,李逢吉因台参之事,使公与李绅交斗,遂罢公为兵部侍郎。是不能止谤也。人。 ↩︎
谓潮州立庙祀公。横插一笔。天。 ↩︎
公自观察推官入仕,贬山阳,贬潮州,移袁州,行军蔡州,宣抚镇州,是不能一日在朝也。人。 ↩︎
一点便醒,应上人无所不至二句,收住。 ↩︎
齐等之民。 ↩︎
记公于潮。 ↩︎
记潮于公。 ↩︎
哲宗年号。 ↩︎
凡作记,最要补出此一笔。 ↩︎
听其所令。 ↩︎
记新庙。下忽作辨难,文情涌起。 ↩︎
不及一年而去。 ↩︎
何尝不在潮。 ↩︎
熏, ↩︎
鬼神精气蒸上处是焄蒿,使人精神悚然是凄怆。 ↩︎
何尝专在潮。现前点拨,妙解妙喻。 ↩︎
神宗年号。 ↩︎
昌黎,郡名。 ↩︎
点出庙门上额。 ↩︎
点出碑。 ↩︎
庄子,乘彼白云,游于帝乡。谓公昔日骑龙作马,乘白云于帝乡。 ↩︎
渊入声, ↩︎
诗曰,倬彼云汉。为章于天。谓公以手抉开云汉,分为之天章。 ↩︎
天孙,织女也。言若织女为织就云锦之裳。此言公之文章。自天而成。 ↩︎
飘飘然乘高风而降自上帝之侧。 ↩︎
浊世秕糠,喻世俗文章之陋。此言公从天而降,为一代词章之宗。 ↩︎
淮南子日出阳谷,浴于咸池,拂于扶桑。谓公西游咸池日欲之地,而略过与扶桑日拂之方。 ↩︎
公光辉发越,被及草木,犹日月之昭回于天而光明也。此言公光被四表,而为民物质所瞻仰。 ↩︎
李白,杜甫,唐之诗士。公与之追逐,参列翱翔于其间 ↩︎
殖, ↩︎
张籍,皇甫湜,同名于时,而不及公远甚,汗流者,言其愧汗如流也。走而僵,谓其退避奔走而僵仆也。 ↩︎
日光冲激,谓之灭没。反从下照,谓之倒影,喻公之道德光辉,炫耀夺目,人不能拟而望之也。此言公之文章道德,大莫能及。 ↩︎
谓佛骨表。 ↩︎
公被谪潮州,谓要观南海,窥衡山湘水。 ↩︎
疑, ↩︎
九嶷,山名。在苍梧零陵之间,舜所葬处。英皇,尧女娥皇,女英也。从舜南狩,道死衡湘之间。公历行舜所巡之地,吊娥皇,女英之灵。此言公谪潮,及所经历之处。 ↩︎
南海之神曰祝融。海若,亦海神。公涉岭外海道。祝融为之先驱于海,而海若亦率怪物一敛藏。 ↩︎
谓驱鳄鱼之暴。此言公之德足以感神,威足以服物。 ↩︎
九天,中天曰钧天。言大钧之天无人,而上帝为之悲伤。 ↩︎
特遣巫阳讴吟,以下招文公。此言公没仍归帝旁。 ↩︎
薄, ↩︎
犦牲,即犁牛。鸡卜,岭表凡小事必卜,名鸡卜鼠卜,羞,进也。言祭以犦牲鸡卜之薄,而进我之觞,所以表诚也。 ↩︎
公罗池庙碑,荔枝黑兮蕉叶黄,为迎送柳子厚之歌。东坡引用其语,以见潮人祭公,亦如公之祭子厚也。此言庙中陈祭之品。 ↩︎
伤公之殁。 ↩︎
韩公诗云,翩然下大荒,被发骑麒麟,东坡用此语,盖祝其来享也。歌词蹈厉发越,直追雅颂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委, ↩︎
时任翰林,与吕希哲,范祖禹同进。 ↩︎
自谦引起。 ↩︎
设一确喻,便可以转入宣公奏议。 ↩︎
极赞宣公。 ↩︎
便发感慨。 ↩︎
举奏议中大要言。 ↩︎
荒,育,膈也。心下为膏。左传,晋景公疾病,秦伯使医缓治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曰,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。其一曰,居育之上膏之下,若我何。医至,曰,疾不可为也,在育之上膏之下。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 ↩︎
太宗年号。 ↩︎
反振作顿,起下仁宗当用宣公之言。 ↩︎
蛤, ↩︎
取善不必以时代拘。 ↩︎
汉文帝谓冯唐曰,昔有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,战于巨鹿下,吾每饭未尝不在巨鹿。唐对曰,尚不如廉颇,李牧之为将也。帝拊髀曰,我独不得颇牧为将,何忧匈奴哉。 ↩︎
潮, ↩︎
魏相好观汉故事,数条汉兴以来,国家便宜行事,及晁错仲舒等所言,请施行之。上任用焉。 ↩︎
此段劝勉仁宗听信之意,最为婉切。 ↩︎
史记,及两汉书为三史。 ↩︎
六经。 ↩︎
子史。 ↩︎
以经史诸子形出奏议,深明宣公之论,便于观览推行。 ↩︎
直写乞校正进御之意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元丰四年。 ↩︎
建安十三年,曹操自江陵追刘备,备求救于孙权,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。瑜部将黄盖建议以斗舰载荻柴,先以书诈降。时东南风急,盖以十舰著前,余船继进,去二里许,同时火发。火烈风猛,烧尽北船,操军大败,石壁皆赤。赤壁有二,惟蒲圻县西北乌林,与赤壁相对,乃周瑜破曹操处。东坡所游,则黄州之赤壁,误也。 ↩︎
先赋风。 ↩︎
祝。 ↩︎
谓《明月》诗中《窈窕》一章。 ↩︎
斗、牛,二星。○次赋月。○风、月是一篇张本。 ↩︎
写秋景二句。 ↩︎
一苇,谓小舟也。苇,蒹葭之属。《卫风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 ↩︎
平。 ↩︎
列子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。 ↩︎
道家飞升遐举,谓之羽化。○赋领受此风此月者,一路都写乐景。 ↩︎
点出“乐”字。 ↩︎
贤。 ↩︎
舷,船边。 ↩︎
舟中前推曰桨,后推曰棹。 ↩︎
素。 ↩︎
摇桨曰击。月在水中,谓之空明。逆水而上曰溯。月光与波俱动,谓之流光。 ↩︎
美人,谓同朝君子。此先生眷眷不忘朝廷之意也。 ↩︎
无底者谓洞箫。 ↩︎
鸟。 ↩︎
离。 ↩︎
嫠妇,寡妇也。○忽因吹洞箫发出一段悲歌感慨,起下愀然意。 ↩︎
悄。 ↩︎
生出后半篇文字。 ↩︎
《文选》:魏武帝《短歌》曰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无枝可依。”孟德,曹操字也,是为魏武帝。○先引昔所诵诗。 ↩︎
武昌,即鄂州。夏口,在鄂州江夏县西。 ↩︎
同缭。 ↩︎
缪,绕也。周瑜,字公瑾,曹操呼为周郎。此谓曹操为周瑜败于赤壁。○现指今所遭境。 ↩︎
刘琮降。 ↩︎
自江陵至赤壁。 ↩︎
逐。 ↩︎
卢。 ↩︎
诗。 ↩︎
朔。 ↩︎
酾,酌酒也。槊,矛属。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。 ↩︎
一段借曹公发端,其伤心却在下一段。 ↩︎
篇。 ↩︎
小舟曰扁舟。 ↩︎
祝。○匏樽,酒器之质者。 ↩︎
蜉蝣,小虫,一名渠略,朝生暮死。○无有曹公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也。 ↩︎
承上“而今安在”。 ↩︎
遐想此事。 ↩︎
终无可奈何也,故借此意于悲声之中。○以上拟客发议,以抒下文。 ↩︎
现前指点。 ↩︎
客所知。 ↩︎
客所未知。○此句说水。 ↩︎
客所知。 ↩︎
客所未知。○此句说月。 ↩︎
舜。○瞬,目摇也。○客所知。 ↩︎
客所未知。“羡”字应上。○即水、月、天、地以自解,见得天地盈虚消息之理,本无终穷,况眼前境界,自有风月可乐,何事悲感? ↩︎
推开一步。 ↩︎
应前风月。 ↩︎
风。 ↩︎
月。 ↩︎
客曰“况吾与子”,此曰“而吾与子”。一酬一对之间,差却境界多少。 ↩︎
客转悲而喜。 ↩︎
籍。 ↩︎
谢。 ↩︎
结出人自在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承上篇。 ↩︎
公年四十七,在黄州寓居临皋亭。就东坡筑雪堂,自号东坡居士。堂以大雪中为之,故名。○写不必定游赤壁。 ↩︎
黄泥坂,雪堂至临皋之道也。○写不必定约某客。 ↩︎
赋十月。 ↩︎
赋望。 ↩︎
赋自本欲归,客亦偶从。 ↩︎
仍用“风”、“月”二字,乃长公一生襟怀。 ↩︎
博。 ↩︎
薄,迫也。迫晚曰薄暮。 ↩︎
客创逸兴。 ↩︎
妇更凑趣。 ↩︎
泛舟复游。○叙出复游之端,最有头绪。 ↩︎
状景写情,字字若画。 ↩︎
感慨多少。 ↩︎
舍舟登岸。 ↩︎
巉岩,高危也。 ↩︎
戎。○披,开也。蒙茸,草卉丛生也。 ↩︎
石类虎豹之状者,踞而坐之。 ↩︎
求。 ↩︎
草木有类虬龙者,登而援之。 ↩︎
鹘,鹰属,夜则宿于危巢。吾仰而欲攀之。 ↩︎
平。 ↩︎
冯夷,水神。息于深渊之幽宫,吾俯而欲窥之。 ↩︎
上六句,又添此一句,写尽崎岖险仄。 ↩︎
啸,蹙口出声,以舒愤懑之气。 ↩︎
写出萧瑟景况。 ↩︎
先生至此,亦不能不知难而退也。 ↩︎
舍岸登舟。 ↩︎
赋出入自在。 ↩︎
甲。 ↩︎
空中奇想。 ↩︎
舍舟登岸。 ↩︎
应“乐”字。 ↩︎
同俯。 ↩︎
借鹤与道士,寄写旷达胸次。 ↩︎
岂惟无鹤、无道士?并无鱼,并无酒,并无客,并无赤壁,只有一片光明空阔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入手便作疑词,文势曲折。 ↩︎
楚人。 ↩︎
引证。 ↩︎
判断极得。 ↩︎
即物以验之。 ↩︎
不必待其已报而后定。 ↩︎
此句便是如题笔势。 ↩︎
暗指宋。 ↩︎
暗指晋国。 ↩︎
暗指魏国。先虚虚说起。 ↩︎
王祐。 ↩︎
厚施。 ↩︎
不食其报。 ↩︎
未定之天。 ↩︎
王旦。 ↩︎
俱年号。 ↩︎
既定之天。 ↩︎
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。 ↩︎
跌宕。 ↩︎
前言其可必也审矣,此言天之果可必也,正是决词,以应天可必乎之说。转盻有情。 ↩︎
王素。写世德子孙,故又添出一世。 ↩︎
此言王氏之得天未已。意思唱叹不尽。 ↩︎
云,唐人。 ↩︎
请李栖筠作陪。 ↩︎
且说同。 ↩︎
且说同。 ↩︎
请李栖筠,乃只为此句也。 ↩︎
此又借相近人出色一番。 ↩︎
拱, ↩︎
又添出一世。 ↩︎
收结劲健。 ↩︎
铭意言种槐即使种德。 ↩︎
苏轼 ↩︎
一句伏案。 ↩︎
俱汉时游侠。 ↩︎
好侠是一篇之纲。 ↩︎
仍是侠。 ↩︎
总是豪侠气概,伏下使酒好剑轻财一段。 ↩︎
伏岐亭相见。 ↩︎
伏山中人。 ↩︎
后汉书,方山冠似进贤冠,以五采。方山子,是想像得名。 ↩︎
谪黄州监税。 ↩︎
姓名字,亦点出。 ↩︎
惊怪之词。 ↩︎
觉, ↩︎
紧接妙,真似一时适见光景。 ↩︎
告以谪居之故。 ↩︎
逼真隐士行径。 ↩︎
描写隐士之乐,刻画入情。 ↩︎
一顿,便作波澜。 ↩︎
追叙其侠。 ↩︎
游侠之态如画。 ↩︎
得此一转,更见悲壮。 ↩︎
应前山中之人唤起有得意。 ↩︎
伐, ↩︎
一跌。 ↩︎
二跌。 ↩︎
掉转自得意句。有声响。 ↩︎
作不凡语,余波宕漾。 ↩︎
苏辙 ↩︎
苏辙 ↩︎
苏辙 ↩︎
曾巩 ↩︎
曾巩 ↩︎
王安石 ↩︎
王安石 ↩︎
王安石 ↩︎
王安石 ↩︎
点得有致。 ↩︎
略顿。 ↩︎
仁宗年号。 ↩︎
长才屈于下位者,不堪展读。 ↩︎
一句断。下发议。 ↩︎
阻。 ↩︎
语。 ↩︎
龃龉,谓不遇也。○此是另一种人,提过一边。 ↩︎
似说许,又似不说许。 ↩︎
税。 ↩︎
韩非工说而发愤于韩王,李广善战而终诎于汉武,千古恨事不少。 ↩︎
收上,妙不说尽。 ↩︎
仁宗年号。 ↩︎
规。 ↩︎
指范、郑诸公。 ↩︎
盛慨不尽。 ↩︎